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元素。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学校课程的改革,以便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迎接国际竞争。自1949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


1.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重点实施旧课程改造,形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的“统一”课程模式。此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在此期间,课程结构单一,只有必修课,没有选修课;课程内容注重科学与思想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很明显。


2.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6年颁布了第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初步形成了相对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然很深;课程变化太频繁,教科书无法跟上需要;部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不够紧密,课程不合理。


3.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开始重视学科和教育的作用;首次提出选修课,加强劳动教育;实行国家定制与审核定制相结合的教材制度,首次下放教材制定和编写权,重视地方教材和地方教材的编写,首次尝试从国家课程完全统一到局部课程多样化。后来,课程多样化带来了质量不同、内容过多等问题。1963年,《全日制小学工人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小学40条)颁布,统一了12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第三套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协会编写了相应的第四套教材,重视“双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受到各方好评,成为未来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特色和优势。


4.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针对部分地区反映教材内容深、重、难的问题,1964年发布了《关于调整和简化中小学课程的通知》,取得了一些成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教育陷入混乱。没有统一的教育政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活教科书。生活、社会和革命构成了所有的课程。


5.1978―1980年第五次课程改革。粉碎四人帮后,教育部于1978年发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开始了教育领域的混乱,实施了中小学5-3-2学制;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实施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第五套中小学教材于1978年秋季重建。教材纠正了十年动荡时期政治业务、理论实践等问题的不当,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注重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


6.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鉴于当时国内竞争和主要需求集中在人才变化上,1981年,根据邓小平“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发布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修订发布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人民教育协会立即组织了第六套教科书。1984年,教育部发布了六年制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分别对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和劳动课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于1986年发布了新修订的小学和初中教学大纲。


7.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1985年,中央政府决定改革教育制度,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开启第七次课程改革。1988年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试行教学计划,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义务教育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全部课程分为学科和活动,为当地课程留出空间,建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策略。1996年颁布了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在此期间,人力资源和教育协会编写的第七套教材也在1988年秋季使用。本次课程改革开始大胆借鉴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国际先进实验,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


8.1996年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称为新课程改革。随着信息学习社会时代的到来,原有课程已不能完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下,中国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科教振兴战略、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跨世纪素质教育项目,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启动了广泛、全面、深入、持久的新课程体系改革。


2、俄罗斯基础课改革


俄罗斯联邦成立于1991年底。虽然俄罗斯联邦继承了旧的教育体系,但新政府于1992年通过了《教育法》,为教育的法律来源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俄罗斯联邦教育部于1993年7月发布了《普通学校基础课程纲要》,作为新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实施中小学教育的基础。1993年的课程大致遵循苏联传统,中央政府列出了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作为国家统一的基础;但也给当地和学校留下了灵活的时间,作为可变的部分。


本课程大纲考虑了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利益,将多元化的地方整合到单一的国家结构中,但仍以国家整合为主要目的,为地方和学校保留了自己设计的空间;留给地方或学校每周5-8节左右,但实际上大部分是6或7节,约占所有教学时间的1/5。


2004年4月24日,俄罗斯中央教育主管部门──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发布了《俄罗斯联邦普通教育联邦基础课及其课程纲要》。根据新课程纲要的法律依据,俄罗斯中小学再次进行课程标准转换。新课程大纲原则上是根据不同的语言课程设计的。如果从课程标准或大纲的发展来看,俄罗斯课程设计分为国家统一和地方或学校灵活性两个部分的政策已经确立。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包括课程分为全国、地方和学校三个部分,留下灵活选择的空间,结合罗斯不同地方的差异;考虑语言课程,让不同母语的人进行适当的语言教育。2005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进行第二代课程标准。在科学教育部和教育部的指导下,俄罗斯联邦政府收集了17个单位,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共同完成第二代课程标准,其中俄罗斯教育科学院承担了沉重的责任。自2007年以来,整个课程的成果相继公布。首先,课程标准架构,包括三门课程:全国统一、不可变、地方和学校可变、课后活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