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虽然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著,但与整个浩瀚复杂的宇宙相比,这些名著只显示了一个家庭的话语和洞察力。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让更多的学生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新人换老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尽可能放飞思想,发表意见,畅谈真正的个人创造性解读。
在《石钟山记》一文中,一些学生反驳了苏轼的“嘲笑李波”。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注释和附录余岳“春天笔记”,经过想象推测,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像“倒钟”,洞很大,所以在悬崖上,南岩墙厚发出“胡”声,北岩墙薄发出“清”声,其他地方的岩石敲击,不是“都是”,李波的说法可能不错,只是说不够全面。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根据贾岛的诗《题李宁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学生们质疑朱光潜的“推敲理论”。有人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应该是李宁的门,而不是寺院的门;有人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而能衬托出宁静;也有人认为“推”动作有点粗鲁,不应该发生在讲究礼仪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个学生通过想象将贾岛的“题李宁幽居”还原为生活画面,从生活画面中首先听到“敲”门的声音,然后看到树上惊人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与原诗不符。第三个学生把诗歌和古人的礼仪联系起来,推断“敲”字更符合当时的意境。只要有合适的情况,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出乎意料。
“夕阳枯草是常事,解读是绝纱词。”什么是“解读”?“解读”就是释放思想,“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什么时候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飞”的境界,那就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