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内科护理论知识的评价标准

一、数据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内科实习的2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8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人,两组护生均以内科为我院第一个实习科室。对照组14名护生中,男1名,女13名,年龄17-24岁,平均21岁.2±1.1)岁,文化程度:中专3名,专科8名,本科3名。在观察组的14名护生中,男性1名,女性13名,年龄17-23岁,平均21岁.1±1.2)岁,文化程度:中专2名,大专9名,本科3名。根据两组内科实习护生个人基础数据的比较,P均为>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的护生按照常规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在护生入学之初对其内科进行一般介绍,全面讲解预期的教学内容和制定的知识大纲,然后在教学前复习每一个护理内容和程序的预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的全面讲解,教学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观察组采用连续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即首先对每个护士进行综合知识掌握评价,有效评价其学习能力,然后对每个护士采用连续的教学程序,即由特定的教师全程指导护士,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护士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其全称满足护士的学习需要,此外,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的扩展,即不仅有效地教学特定知识,而且全面教学相关知识,引导护士进行发散思维,进一步提高自我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然后比较两组护生在教学前和教学后出科前的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评价结果。


3.评价标准。(1)内科护理理论知识的评价采用考试评价的方式进行。试卷内容包括内科护理的各个知识点和相关延伸知识,总分设定为0-100分。(2)实际操作评价由护理部人员和教师共同进行,严格按照相关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也设定为0-100分。


4.统计处理。SPSS15.0软件,T检验测量数据,P<0.05是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二、结果


两组护生对教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高于教学前,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教学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本文来自《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讨论


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不仅需要进一步巩固课堂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大大提高临床操作实践能力,此外,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协调也需要关注学习,所以护生实习内容繁琐,极大地影响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评价这方面。在内科实习过程中,护生需要掌握更多的实习内容点,因此对护理教学模式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选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连续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实习护生的技术操作更加规范,沟通能力更强。教师让护生进行体检训练,现场教学,及时纠正,放手不放眼,放手不放教。不仅提高了护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体现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临床思维,集思广益,开阔视野,引导学生从一个例子中得出推论,培养正确的思维能力,整合知识,通过启发、参与、互动、讨论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促进他们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对临床护理感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了,思维活跃了,追求知识的欲望更强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中,我们观察了连续性全方位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其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价结果的提高比传统护理学生更大,这主要与随时改进连续性全方位教学模式的护理教学程序有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连续全方位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和操作实践能力。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