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平台

1区域经济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影响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概念,已在中国高校全面发展。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改变传统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模式。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引导和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现在地方政府把创新发展放在未来发展的首位,出台了许多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创业基地,提供配套资金,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良好平台。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节能环保、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多个新兴产业的兴起,必将带来新创新创业项目的形成。区域创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导致了新的人才需求,导致高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机遇[1]。区域大学肩负着推进区域经济建设的任务。国家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后,地方高校需要创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已转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区域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地方政府逐步加大研发创新投入,通过创新改变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地方政府政策、区域产业结构特征、未来产业规划和产业创新体系,制定教育方向,使理论实践与区域经济发展良好一致。


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2.1拓宽就业方式,减缓就业压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大量新生劳动力涌入市场,使劳动力市场过剩现象更加严重。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我国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运行压力大大降低了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甚至毕业失业。通过培训,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还可以为他人提供工作岗位,扩大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2]。


2.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生存和竞争力。通过学校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融合,摆脱了死读书、没有理论能力、没有实践能力的教育困境。工作结束后,凭借自己的能力或创业精神成立自己的公司,或依靠企业平台成为企业的领导者,实现自己的理想。


3.教育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变化


3.1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标准,这就要求高校及时调整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摆脱以往的旧教育模式,即只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能力,使教育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改变教育模式,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陈出新进行开拓性延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3.2促进高校教育方向的改变


培养更多的人才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在满足高校教学任务后进行的。区域高校人才培养要与区域经济建设有机结合。通过了解当地经济建设蓝图,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方向,使学生一毕业就能投入到当地经济建设中,减轻人才短缺带来的压力。学生的培养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


4.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平台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高校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实现创新创业的主要渠道。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日益重视,创新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种实践平台不断建设。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的同时,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有效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在未来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当地创新体系和创新产业的发展为目标,抓住当地特色和产业优势,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和基地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建立独特、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5结束语


高校创新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果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地经济发展引导了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结合当地经济的产业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此外,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社会提供发展需要的人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