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最新的国际科研成果和学术理论发展趋势

1、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拓展研究生培养平台资源


最新的国际科研成果和学术理论发展趋势大多来自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连接。在医学学术研究生培训中,我校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知识,实现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导师互补,利用多位导师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克服单一专业知识狭窄、科研思维单向的问题,实现教学科研资源优势共享,为培养复合型高水平学术研究人才提供保障。我校导师团队建设还采用校内跨学科导师、校内外导师、国内外导师等方式组建导师团队,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通过现场教学、视频教学、网络课程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加强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为医学学术研究生提供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资源。此外,借助我校千人计划工作站、协作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泰山学者岗位建设学科举办和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研究生提供了解学科前沿、跟踪国际科技发展最新趋势的最佳学术交流平台。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将科研能力纳入考核指标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建立适合不同模块特征的评价方法,将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课堂评价与课后评价、个人自我评价与小组互我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重构内容、形式、目标和指标,建立覆盖教学全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使评价能够体现培养医学学术硕士综合能力的要求。例如,通识课教学模块以调查研究报告、阅读报告和分析报告为评价依据;医学基础理论模块以师生互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测试为评价依据;医学前沿进展模块以学生参加专题讲座为评价依据;此外,研究生参加本科教学、国际学术论坛等活动也是评价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医学学术研究生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参考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总体指导,根据医学学术研究生培训计划,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研究生培训经验,提出新的医学学术研究生培训模式改革计划,探索医学学术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团队、平台资源、考核体系等教育实践的科研驱动培训模式。结果表明,我校实施的医学学术研究生科研驱动培训模式改革方案可以将科研与教育充分结合,有效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术和科研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掌握最新的尖端学术理论,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实践,提高学术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有助于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满足我国医学领域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医学人才的需求。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