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工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特点分析及问题思考

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全国高校共开设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200多个,显示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但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争议。国内工业设计专业通常分为艺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和工程工业设计。建模基础作为工业设计教育的基础,是整个工业设计学科的基础。然而,一些工程院校建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直遵循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的审美素质没有根据工程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基础教学缺乏设计思维的培养,无法与专业设计课程很好地衔接。因此,在工程工业设计建模的基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还要培养基于设计思维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一、以往工科工业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反思

1.以往建模基础教学模式

过去,建模基础教学包括绘画建模基础和设计基础的培训。文章研究的建模基础主要是指素描和色彩的绘画建模基础,这也是工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必修课。工程工业设计专业将为零绘画基础的工程学生提供基础素描(包括素描)、设计素描、色彩等基础造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素质,为其自由的视觉想象力和空间造型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与设计课程顺利衔接。

2.工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特点分析及问题思考

工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审美修养薄弱,但逻辑思维能力强,文化理论知识扎实。这一特点使他们在工程技术和功能设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就产品而言,如果工程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只注重功能而不注重外观,只注重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来很难胜任设计工作。20世纪60年代,世界工业设计教育逐渐兴起,但国内早期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大学并不多,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没有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师的定位和职能范围模糊,导致大学生对学科内容解读的心理障碍,打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此外,以往的绘画造型基础课以静物画为主要绘画对象,强调黑、白、灰层次关系和主次、虚实表现形式的结构和空间关系。这种追求形美统一的训练方法,让不善于感性思维的工科生屡屡受挫,甚至产生排斥心理。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工程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探索基本的建模教学和培训方法,使学生掌握建模技能,提高审美能力,理性解构和分析客观对象,感性想象和创造。

二、对造型基础的再理解

1.社会转型

过去,我们更多地从书本理论知识中了解工业设计及其准确定义,并试图了解工业设计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过去,工业设计被定义为根据工业情况决定产品生产的创造活动,后来提出生产和服务是工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0月,在韩国光州举行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组织了第29届年度代表大会,将工业设计定义为“旨在引导创新,促进商业成功,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将战略解决问题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的设计活动”。教育工作者在反思以往建模基础教学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当今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变化,教学目标是否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如果目标发生变化,建模基础教学的要求必然与以往不同。

2.造型基础的新要求

当前是一个快节奏、多元化的时代,社会发展迅速,变化迅速。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特点,我们必须有能力应对各种变化。日本设计大师原说:“我们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方式来观察世界,感受世界。只要我们能潜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觉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也就是说,教师应该让设计思维贯穿教育过程,有效地激励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设计方法,从而获得各种知识。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