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软件技术专业团队师徒制的应用实践

1、软件技术专业团队师徒制的应用实践

1.1建立软件工作室

依托软件技术专业的设施、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软件工作室。工作室是学生进行精英培训的地方,所以无论是环境布局还是硬件设置,都是按照软件公司的要求设置的。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它既是一个教学场所,也是一个工作场所。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设置方向分为Java团队和Android团队等几个团队。团队成员由学生自由组合。每个团队负责一个项目,将教学内容与真实项目相结合,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转变为面向企业生产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能力。

1.2做好项目选择、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实施激励机制

这里的“项目”主要是指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或来自企业的模拟项目。做好项目选择和实施管理是通过项目培养学生软件项目开发能力的关键。每年夏天,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收集软件项目的需求。独立寻找有实用价值的软件项目,或积极参与企业现有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开发企业实际项目资源,一方面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采取激励措施。如果企业采用学生团队完成的项目,可以奖励师生团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无论是在真实项目还是模拟项目实施中,学生都处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岗位,承担真实的工作任务,完成真实的工作项目。这种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企业所需的人才。

1.3建立“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的师傅团队

专业教师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的教师,以及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大师”。为此,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利用假期、访问工程师项目等多种形式,安排教师下企业。奖励下一企业的教师,鼓励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完成实际项目,获得专业新技术。将项目实施与教师下的企业培训活动相结合,真正打造“双师型”教师和师傅队伍。同时,每年引进2个专业~三位行业专家作为企业讲师,提供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企业工程师作为培训师,将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体现在培训项目中。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大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大师和学徒的形式带领学生团队在工作室完成相应的实际软件项目。

2、“团队师徒制”实践的初步成效及其意义

2.1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软件项目开发能力的培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一个团队集体完成项目,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团队意识、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在师徒制度的规范下,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言行示范作用,真正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通过大师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企业项目往往具有先进的技术要求,通过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真正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软件项目开发人才。

2.2促进产研结合,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由于教学中使用的项目来自企业的真实需求,产研结合是项目来源的重要途径。因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研结合,独立寻找与企业联合的项目。产研结合是教师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参与企业的研发,教师可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社会服务的生产力,形成服务社会、提高专业素质的良性循环。

2.3推进“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教师可以在完成真实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获得专业的新技术,也可以将项目实施与教师的企业培训活动相结合,真正建立一支“双教师”教师队伍。

3、结语

我校软件专业实施的基于项目的团队师徒模式培养软件专业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是一种可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融合了产研结合、工学结合、“双师”素质培养、教学团队建设、师徒结对、学生综合技能形成、学生专业素质形成。从受训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某个项目的实施中,受训学生一般局限于部分学生。但是,如果项目实施有效且可重复,更多的学生可以通过项目的不断重复实施和学生的轮流培训来接受培训,甚至达到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培训的效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