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的人才。职业院校通过设置专业和建立专业课程体系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职业技能,如何衡量技能水平,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2008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职业院校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作风,初步形成了全社会“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共识[1]。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也是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评价方法之一[2]。
2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因
职业技能竞赛的设置代表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竞赛内容包括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课程体系有利于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丰富和规范教学内容。职业技能竞赛主要由行业领先企业实施,将行业前沿技术和项目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技术,未来就业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衔接;将职业技能竞赛贯穿课程体系,有利于不断加强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课程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将职业技能竞赛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也有利于高校选拔培养优秀学生,赢得荣誉,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
3.当前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十年来,技能竞赛引领了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能大赛在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理念、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引入课程教学中,存在简单生硬的情况,不能科学、合理、层次地将技能点和项目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或者在专业建设中,教学改革只围绕单一的职业技能竞赛进行,忽视了当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复杂多才多艺的需求;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级职业技能竞赛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不能很好地培养竞争优学优能的学习氛围;在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违背了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的初衷;专业课程计划与职业技能竞赛时间安排不匹配,导致高校竞赛准备不足,难以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