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学校内外资源配置机制
根据协同创新的实现方式,可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取决于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主体的互动。因此,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需要从研究其内部本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因素的联系入手,不仅要进行环境管理过程等组织的内部协同创新,还要有效地将各种有利的校外资源联系起来。
(1)内部机制的协同创新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高校学生创新体系协作创新首先实现体系协作,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锻炼和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评价机制。学生创新过程与选修课的协同配置,使其得到学分的认可;将教师的课外指导过程与课堂教学的协同配置相结合,使其付出与收入相结合;将学生的创新成绩与“推免”研究生入学考试、评价、就业推荐等优惠政策相结合。二是协调利用专用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资源环境,为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此外,通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协会,实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协同组织,组织各自优势的学生形成互补优势,形成最大的创新。四是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科研培训计划、学术报告和交流活动,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组织参与不同的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
(2)外部资源的协调利用和开发
要实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协调,首先是创新活动与创新竞赛的协调。目前,国际国内各级竞赛项目种类繁多,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相应的专业竞赛和综合挑战。对于每一场权威的比赛,都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训练,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二是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创新活动载体。一方面,与企业联系,提出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问题)作为竞赛主题,让学生广泛参与,获得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一些技术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组成研究课题;第三,企业为学生提供自己的模块化、可重用、开放的技术平台,供他们学习、模仿、模拟、实验、研究、开发和创新;第四,直接优化学生的一些创作,由企业推广成果;第五,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的实践中,体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使学生不仅能开阔视野,锻炼技能,提高能力,还能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需求合理衔接。
简而言之,协同创新的概念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只要机制、制度、实验室资源、教学条件、专业特点、社会资源等相关因素有利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就能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创新环境,培养顶尖创新人才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