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高校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基础、科研项目为培训渠道、参加科技竞赛为检验手段、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为创新水平标志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开放实验室、校企合作,广泛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学生科技协会,分阶段为具有不同知识基础和经验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收集、深度合作的协作创新要求非常不同,要求在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收集各种资源条件,使其协调发展成为相互协作的合作体系。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模式协同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知识的不断积累,视野的不断开拓,思维的不断更新,创造性思维会逐步产生,创新意识会逐步形成,然后热衷于发明创造和创业过程的实践和体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为例,根据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可以构建分层次、全方位的课外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创造性和创业能力。

(1)构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可以产生引力的灵感,因为牛顿有很好的创造性思维。实践中,物理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分为五个子实验室:一是突出学校学科特色,以理解、学习、开发和建设海洋资源为主题的“海洋奥秘”实验室;二是围绕学院学科优势开设“光纤世界”主题实验室;三是以示范大学物理学中光学部分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光学华丽”操作实验室;四是引导学生探索力学原理,让学生真正体验课堂上学习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机械探索”实验室;五是直观展示电磁作用原理,分析电磁现象背后物理规律的“电磁探索”实验室。通过实验仪器的示范操作,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二)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子系统

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或专门为学生创新设立的技术实验室,完善学生课外创新协会的组织结构,完善协会运行机制,明确协会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协会,形成有组织、有保障的创新环境,通过创新团队的长期连续活动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科学之光”学生创新中心为基础,以“数学林”、以“感知俱乐部”和“光明俱乐部”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加强数学基础为目的,集光、机、电为一体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和团队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变被动为主动,吸收和消化课堂和书籍知识,成为自己的能力。

(3)构建创造能力培养子系统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将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及时搭建发明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和发明创造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开展发明创造实践训练,将完成的创作作品作为创造性思维培养子系统的示范案例,不仅增加了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教学使用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创造,展现给学生的是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的强大动力。

(四)构建创业体验子系统

学生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有必要帮助他们将发展中的创造力转化为有效的社会价值。培养或孵化学生的创意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将其发明创造产品化推向市场,开展市场运作,让学生充分体验实体经营。学生的创新成果不断创新,创业意识越来越强。通过学校创业教育学院搭建的平台、国立大学科技园提供的平台、学生自主拓展的创业平台,形成了学习、研究、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