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医学检验技术课程的人才培养计划

“双主体”办学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之一。“双主体”办学,就是作为办学“双主体”高职院校与医院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技能人才,充分利用学校和医院的教学资源和优势,作为主人和平等地位,参与人才培训的全过程,完成人才培训任务,享受人才培训的效益。[1]2014年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5年与安庆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主体”办学模式由学校和医院两个培训岗位、专职教师和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培养高职学生。双方如何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能力培养、共同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双主体”办学模式值得认真探索和实践。

一、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了适合岗位能力要求的合适性“双主体”医学检验技术课程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四个课程模块:公共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和能力发展模块。在这四个模块中,核心是专业能力课程模块,由学校和医院合作完成,同时也是“双主体”办学特色。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由医院检验科中级以上职称的检验人员承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实践课主要是学生在实验室各部门实习,学生在医院环境中学习。通过临床实践,学生了解医院实验室的管理和工作流程,了解实验室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现代医院文化。同时,根据医院的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医院的所有实践活动,边学习边实践。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学校和医院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共同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学模式。[2]

二、师资队伍建设

双学科教师主要是医院实验室兼职教师,专业实践和理论教学要求兼职教师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强,必须具备“双师型”质量。由于长期从事临床工作,虽然专业水平处于科技前沿,但教学水平相对缺乏。教师应进行系统的教学培训,使教师了解教育理论的新成果,并应用于教学。目前,已有5名兼职教师参加了大学教师资格培训,并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但由于医院工作繁忙,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提高,鼓励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此外,利用假期时间,我校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合作,针对“双主体”开发了适合学生的新教材《医学检验导论》和《医学检验综合实验》。

三、培养学生能力

“双主体”办学的优势是安排学生在第二学年进行临床实习,更好地实现与医疗岗位的无缝衔接。高校结合让学生深入临床工作一线,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接触真实的临床标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克服了学生机械模仿“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3]。通过两个学期的实习操作,问卷调查中实习单位的老师大多认为提前一年的实习对以后的实习和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操作熟练规范,生物安全意识高,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实验室空间相对狭小,实验室专业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每次去医院实习人数不能太多,安排学生分批到医院实习,人均手机相对较少。在实习时间表上,有的学生已经安排了实习,但理论课还没有涉及,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今后的见习安排应进行调整。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提交实习经验,并为学生安排技能考核。

四、共同管理

“双主体”办学中的难题是共同管理。双方要共享教育和医疗资源,办学共管,校院文化共融。学校和医院在专业设置、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学校人员互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过程、培训基地、教育资源共享的共识。双方按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人才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考核。在具体管理中,双方应相互重视,分工负责管理模式。学校要加强教学计划、教案、试卷等教学文件和管理设。加强对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监督,特别是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由学校改为医院,必须严格按照医院的管理机制操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等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双主体”教学模式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校院双赢有很大帮助。在双主办学模式中,双方必须建立长期管理机制,如双方认可的管理制度保障,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