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客家民歌的传承

客家民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的一种民歌。它的曲调简单,语言通俗,节奏感强,反映了客家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中国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然而,从目前客家民歌的传承情况来看,却陷入了客家民歌音乐文化传播乏力、歌手不接、青少年学习兴趣低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客家民歌的传承,整合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扩大客家民歌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从而引起全社会对客家民歌的关注。

一、客家山歌传承现状

(一)客家山歌后继乏人

客家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了诗经300篇的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音乐文化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逐渐缩小了民族音乐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青少年热衷于现代音乐,对当地的客家民歌音乐文化知之甚少,导致客家民歌陷入后继乏人的境地。

(2)学校继承客家山歌能力有限

在学校音乐教育阶段,推广民族音乐已被纳入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鼓励各学校积极开展客家民歌校本课程研究,使学校承担继承和发扬客家民歌的责任。然而,仅仅依靠学校继承客家民歌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而不能引起全社会对客家传统文化的关注。因此,在客家民歌的传承中,仍需要专业音乐协会和客家民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客家民歌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

二是新媒体时代客家山歌的传承策略

(1)客家山歌进校园

客家山歌的传承要与小学课程相结合,让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接受客家山歌音乐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当地音乐的热情。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传承活动,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小学开设校本课程,音乐老师编写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中选择传统山歌曲目,如《学生向你敬礼》、《客家女孩爱唱歌》、《鸭子》、《月光》等。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学生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创新手段,整合新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慢慢喜欢听、学、唱客家山歌。二是邀请客家山歌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教授客家山歌的唱法和民族音乐文化,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三是组建客家山歌采风队,积极开展客家山歌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采风活动,与音乐教师一起深入客家地区收集有关客家山歌的资料。

(2)增加客家山歌时代气息

在新媒体时代,客家民歌的继承应明确新媒体技术在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定位,增加客家民歌时代的氛围,逐步扩大新媒体的交流效应。由于客家民歌中简单的音调和旧歌词逐渐远离新时代的音乐文化,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解放传统的创作理念,以新的视角、新的内容和新的内涵增加客家民歌的吸引力。具体策略如下:一是将现代生活元素融入客家民歌歌词中,使歌词更接近生活,不再局限于情歌对唱、赞美景观等传统内容;二是在客家民歌作曲中,既要保留传统客家民歌的音调风格,又要融入现代音乐器进行伴奏创新,使客家民歌作曲创新,唱《纽约时报》的声音;第三,在客家民歌的歌唱语言中,既要保留客家方言,又要融入普通话,让人们欣赏客家民歌的语言魅力,即使你不能理解客家民歌的语调,你也能哼唱。

(3)新媒体技术的整合利用

在新媒体时代,客家民歌的传承需要依靠专业协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在新媒体平台上营造客家民歌音乐文化氛围。具体继承策略如下:一是依托专业客家音乐协会,在多媒体平台上发布权威、专业的客家音乐文化信息,方便学校和群众在多媒体平台的帮助下掌握更多的艺术文化资源。二是依托学校培养客家民歌专业人才,整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客家民歌专栏,上传客家民歌教学视频。三是整合客家民歌资源,对客家民歌的音频、视频、图片、影视作品、文容进行分类管理,转化为电子资料,上传到多媒体平台共享。

(4)创新客家山歌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它为客家民歌的传承提供了更多的渠道。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客家民歌的传播范围,创新客家民歌的传播形式,使客家民歌逐渐在社会中形成影响,调动年轻人学习客家民歌的热情。具体方法如下:

1.共享文学资料。客家山歌研究学者应深入客家旅游胜地,挖掘当地文化信息,让客家山歌传承人讲述客家山歌名段背后的故事,并记录下来,形成宝贵的文学资料,及时向互联网平台发布研究成果,实现客家山歌教育资源的共享。

2.创建微信公众号。使用微信、微博、微博、Facebook,Twitter等互联网社交平台开辟了客家民歌继承的新路径,如在微信上创建客家民歌的官方账号,定期分享客家民歌信息,实现与公众的互动,让公众通过官方账号学习更多知识,学习唱客家民歌。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客家民歌网络竞赛,设置相应的奖项,激发公众的积极性。

3.拍摄微视频。利用微电影、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将客家民歌拍成短片,上传到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客家民歌,感受客家民歌的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学校音乐教育应承担继承客家民歌的责任,积极开设校本课程,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丰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专业音乐协会和客家民歌继承者也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客家民歌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引起各界人士对客家民歌文化的关注,促进客家民歌更快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