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大多数学生药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模式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药学的基础、鉴定、有效成分、生产、制备、质量评价、医疗用途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学科[1]。生药学实验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在药用植物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让学生掌握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熟悉各种药材的鉴定特点,加强学生对生药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为学生走出校园,在今后的工作中准确识别和鉴定生药,制定质量标准,为开发可利用资源和新药应用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无论是生药的种类、质量的变化,还是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生药的内涵和断丰富和扩大。传统的的生药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药材性质、显微性和物理化学鉴定,教学形式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习惯在网络上普及、信息量巨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因此,针对目前实验课教学的不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尝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生药学人才。

生药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药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模式是实验教师准备相关试剂、工具、仪器和药材、饮片、粉末、教师教授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内容方法、完成实验报告、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屏幕将显示部分药材和饮料图片、切面图片和显微图片等。学生徒手切片、显微制作(横向切割、纵向切割、粉末),参照书本图或咨询老师,显微观察识别显微特征,进行显微绘图。实验报告的内容差别不大,主要是显微特征图,不能避免学生的抄袭,也不能真正衡量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课堂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生药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药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其中显微鉴定占60%以上。特征鉴定实验主要是通过生药材饮片了解生药材,但几乎不涉及原植物的形态,缺乏对生药基植物形态的直观认识和鉴别能力的培养[3]。显微鉴定课时安排较多,理化鉴定实验多为验证实验,简单的显色反应和薄层鉴定,指纹图谱等新技术,DNA分子遗传标记等技术应用较少。这些内容单调乏味,学习方法简单被动,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许多重要的理论要点在实验中和深化,导致学生机械记忆,内容分散不系统,缺乏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无法达到教学效果[4]。因此,结合药学学科的特点和现有的资源和实验条件,提出了药学实验改革的一些建议,努力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适应我校创新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