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

(1)教学创新:趣味性与实战性兼顾

2014年至2015年,一项普通本科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成果调查显示,听力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受到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视。他们大多对学习听力课程的效果有很高的期望。只有16%的学生认为听力课程结束后听力水平不会有质的飞跃。(陈琦,重新思考听力课教师的角色,2015年.7)但事实上,真正能在完成课程后提高听力的学生远没有预期的那么高。原因一定有很多,听力课堂教学质量一定是其中之一。许多教师过于局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听力课程也是一门技能课程。听力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授听力技能并练习成熟。这与当前所提倡的一致“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教育原则是相反的。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教师只能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尤其是在听力课上,但这种辅助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至关键的,对听力学习的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虽然一些听力教师在上课前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但教科书的内容、文本背景和辅助材料都非常详细,但他们往往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准备,这与实际的教学规则非常不一致。如上所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真正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他们感兴趣的是多听一点,他们觉得无聊的地方少听甚至选择“主观屏蔽”因此,在同样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的压力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热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反复听”和“模仿说”这两个环节是听力教学的基础,需要保留。在此基础上,笔者增加了“视听说”和“听说演”的环节。首先,“视听说”改变传统听力教学中的传统听力教学“盲听”模式,不再隐藏听力文本材料,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而是慷慨地拿出来,先给学生看或读,让他们标记自己的发音不准确或有“地方式英语”在口音较重的地方,收起文本材料,开始发出标准发音。这不仅缓解了一些学生面对未知听力材料的紧张,而且使他们更容易面对;对于那些英语听力水平起点低、口音严重的学生,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纠正发音,其发音方式和发音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此外,在阅读文本和听放音后,学生的模仿更有组织,可以更积极地使用文本中的新词汇知识点。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学生听力水平的逐步提高,文本的开放程度可以从整篇文章减少到一半或三分之一,这取决于学生的适应性和材料的难度,教师负责宏观调控。第二,“听说演”的环节是“视听说”升级版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环节。拿之前的“JobInterview”以单元为例,学生在第一课时完成课本上的视听说训练项目。第二课时,各学习小组排练角色扮演,模仿面试官和考生,用所学的句型和刚刚掌握的回答棘手问题的方法进行交流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能是在每个学习小组中进行指导,鼓励他们在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空间,塑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2)评价方法创新:立足现实,追求完善

课程评估(Curriculumevaluation)是控制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充当“控制者”的角色。传统的评价方法大多遵循“集体教学-学生练习-评估反馈-反馈-评估反馈-反馈-反馈-反馈-反馈”基本流程。目前大部分听力评估方法还是放音的+以试卷为主,适应了高校英语大班教学难以分批分类进行个人评价的现状。然而,这种评价方法的缺点是众所周知的。很多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抱佛脚,只用一次听力成绩掩盖了听力水平差、沟通技巧弱的真相。因此,笔者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平时的课堂“听说演”练习环节的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最终笔试为辅,最终评价分数按合理比例形成。这种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以分数为动力,将教学方法创新与评价方法创新相结合,以演代考,以分促演。整个教学环节生动,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