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作为历史上最古老、最不断继承和创新的民族,中华民族历经风霜,历经磨难,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来从未中断传承的优秀文化。

一是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活动的融合与发展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当前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与文化传承水乳交融,两者的关系根深蒂固。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学科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方法指导,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学科教学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就基础教育学科而言,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中医文化、戏剧影视文学、汉学等相关选修课是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其中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社会科学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而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相对薄弱。针对上述现状,根据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不断深化课堂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进一步整合传统文化和学科教学活动。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和整合:一是积极宣传,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建立学校和班级传统文化宣传阵地,确定文化传承事项和程序;二是定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积极鼓励各学科教师和全体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学习和培训;三是强化课堂引领作用,既要体现文史哲学课程的传统文化优势,又要鼓励各自然学科教师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灵活多养的方式,自觉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过程;四是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是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校本课程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学生自主选修课的行为释放学生的兴趣动能。

二是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整个班级具有共同价值观、信念和目标的内在精神。从物理层面看,包括班级专栏、书角、书桌文化、卫生角、班级文化墙等能够直观反映文化现象的载体;从抽象层面看,包括班级环境文化、班级管理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等,影响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的基本阵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既能有效发挥班级学生的团结、凝聚力和向心力,又能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而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率。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建设文化班级,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教师应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经典阅读、趣味活动和主题实践,创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丰富班级文化氛围。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听学生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创造自己的课堂文化,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二是开展经典阅读,深化班级文化底蕴。习总书记指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滋润人生。”中国文化,至关重要。汉学经典是中国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在阅读时,我们似乎跟随历史人物的步伐来欣赏国家历史的变化。让学生阅读汉学经典,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培养学生的乐学意识。三是加强国粹传承,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形式。多元化的课堂文化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有趣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洗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发展

俗话说,民族越多,世界就越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融合了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先进文化的精髓。在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越来越明显。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增强活力,树立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更理性、更有计划地选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融合的新时代,我国文化自信始终保持在动态发展和创新进步的过程中。文化自信的创新优势可以继续促进中国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优秀精髓,形成开放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汉学优势,建立对外交流平台,将文化自信与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其他自信相结合,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顺利发展。

总之,对青少年来说,只有牢固树立文化信心,坚持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建设和发展道路,开展各种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才能在更大、更高的平台上绽放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