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难。

近年来,高校的就业形势可以说是逐年严峻,根据教育部的相关信息,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820万人,与2017年795万人增长近30万人,高校毕业生总数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创历史新高。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信息,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叠加在今年毕业生总数中,2018年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1500万,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据。在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毕业生的供需不平衡。结合劳动力需求理论,人力资源需求是一种衍生需求。由于企业生产和业务规模的扩大,企业形成了人力资源需求,从根本上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要。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后,高等院校开始扩招,使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使中国高等教育的滞胀现象逐渐严重,直接后果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造成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其次,大学生的求职期望过高。根据职业搜索理论,所有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都有一个期望,当期望达到求职者的需求时,他们就会停止职业搜索行为。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环境非常优越,所以在职业选择中,就业过程中的期望往往非常高,对于低工资的工作,基层工作,体力劳动往往轻视,宁愿等待也不愿从基层开始,这形成了一种自愿的失业,俗话说,高或低的情况。第三,劳动力市场环境危机。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市场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降低了社会吸收人力资源的能力;此外,在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过程中,公务员不断精简,行政机关和单位的人员几乎饱和。例如,2017年,中国共有98.4万人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就业比例仅为1:36部分职位出现了前人竞争[1]。

二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打造宽松的就业环境——2.1政府方面。

第一,政府层面要积极主动创建全国性统一的人才市场信息平台,为大学生选择就业岗位、就业岗位出示高品质、健全、动态性的信息服务项目,拓宽大学生获得就业岗位信息内容的方式;第二,政府部门要在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移动互联、微信微博、微博微博等当代信息内容方式的作用,完成就业岗位信息内容的全面公开化;第三,政府层面要积极主动指导和推动国家职业介绍网的搭建,协助大学生挑选适合的职位;第四,政府层面要积极主动为大学生就业创建宽松的机制自然环境,从传统式的政府包办转变为政府部门正确引导,进而从根本上处理大学生就业难的难题[2]。

2.2社会方面——大学生就业路径拓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指导和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能够处理大学生本身的就业问题,另外能够为社会发展出大量的就业机遇,是减轻严峻就业工作压力的关键方式。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在个人素质上具有自主创业的优点[3]。例如,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科技产业研发,知识与创业融合在一起,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变化,加强社会发展总体创新能力。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表明,现如今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只有2.86%,而在美国做到了20%上下。由此可见,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待进一步发展趋势。怎样激励和指导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处理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社会发展层面应当进一步优化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自然环境,激起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出示科学的方位指导方针,协助在校大学生合理把握自主创业方向,提升高校生自主创业率。

2.3学生方面——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第一,积极主动参加就业教育。为了在走出象牙塔后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就业指导课外活动。例如,可以加入就业指导协会,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学习更多的就业知识;可以积极参加一些就业活动,如模拟竞赛等,从而提高竞赛岗位的能力,积累一些实践经验。第二,改变就业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确实很多,环境也比较好,但这些城市的竞争压力比较大,人才淘汰率也比较高,所以毕业生应该认识到不是一线城市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城市是最好的就业区,这就要求毕业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做出符合实际的就业选择,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个城市或行业。第三,积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尽快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锻炼我们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然后在上班后迅速适应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

2.4学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在大一阶段,高校在开展就业教育的全过程中,重中之重放到让刚踏入大学大门的学生了解自身的专业,让学生能够热爱自身的专业。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念的具体指导,促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就业观念。高校理应向学生渗透职业规划的有关內容,对学生开展职业性向检测,促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进而协助学生搞好职业规划。在大二阶段,应当融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依据学生的专业性向特点,展开体验式的职业教育主题活动。激励和指导学生应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工作能力,指导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感知和反省自己身上的不够,从而指导学生去更改自身的不够,最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大三阶段,应进行一些主题的就业教育,向学生传达最新的就业政策和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同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最近严峻的就业形势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充满热情,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提高就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第四阶段,学校开展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应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制作精美的简历,传授学生的申请技能,使学生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同时,我们应该开展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热爱自己的岗位,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尽职尽责,引导学生形成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感。

3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求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素养,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