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转型期社会结构价值观的变化对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对普通高校的诚信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昂贵的学费使独立学院经济困难的经济负担更重,他们不仅要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还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加上独立学院学生个性和心理的特殊性,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欺诈、考试作弊、不支付学费等一系列不诚实现象尤为突出,鉴于此,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诚实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1.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信的主要表现。
1.1假分数。
高考成绩普遍低于普通高校学生,在此基础上相对较差,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程,如高等数学、英语等。
虽然有很多学生努力学习,努力学习,但也有很多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而停滞不前。有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有问题。然而,在考试开始阅读之前,老师被要求更加专注。更重要的是,他们甚至不看书,直接思考如何作弊。这些似乎已经成为一些学生通过考试并取得好成绩的唯一渠道。其中,少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更好的考试和奖学金而冒险。
1.2假身份。
1.2.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突发性困难等级。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扶贫、登记贫困家庭的子女。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可以享受更多的补贴政策。然而,这些身份的认定需要学生自己提交。由于目前独立高校无法逐一核实学生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一些普通贫困学生被认定为特别贫困,甚至有假贫困学生和假注册贫困家庭学生。如果这些钻漏洞的学生花钱、铺张、浪费等不良品行,他们将被其他学生效仿,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1.2.2目前,国家和地方高校对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设立较少。一些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看到一些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如自己,但他们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产生了极度不平衡的心理,导致即使他们的家庭不贫困,他们也尽最大努力打开贫困证明,然后利用高校无法逐一走访和核实学生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排光荣身份,以便更好地争取奖学金。
1.3拖欠还款。
1.3.1国家助学贷款。
以广西国家开发银行的学生贷款为例。2007年,广西国家开发银行开展了学生贷款业务,并不断增加学生贷款的金额和方法。贷款金额由年最高贷款金额6000元增加到每年最高贷款金额8000元,还款期限从毕业后6年内调整到10年。虽然国家学生贷款政策如此宽松,但也有一些学生贷款一定数量的学生贷款没有如期偿还贷款,更多的钱用于购买高端手机、旅游等用途,甚至有人故意拒绝偿还,这些不良行为给银行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3.2校内贷款。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第十二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教育援助,完善学生资助制度,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学业。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无息贷款制度。由于没有强制实施手段,学生只能依靠学生的意识来偿还贷款,这些学生的学费往往很困难。
1.4假简历。
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园或校外或多或少会有勤工俭学经验,不缺乏一些学生把勤工俭学作为主要业务,整体忙于工作赚钱,造成学习疏忽,毕业就业,有些人绞尽脑汁在简历上扭曲,甚至伪造获奖经验,虚构学生干部经验等行为。
2.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信的原因。
2.1在市场经济调解下,以利益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利益最大化是经营者追求的最终目标,具有很强的趋利性。这种趋利性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诚信约束机制还不完善,不鼓励值得信赖的用户,也不更好地保护值得信赖的人失去的利益。相反,一些不诚实的人受益,但没有受到相应的批评和制裁。这些频繁的社会不诚实现象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了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不诚实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利益非常有吸引力。对于那些长期面临学业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为了尽快摆脱负担,他们往往比普通学生更渴望获得利益。因此,为了利益的诱导,他们往往选择不诚实。
2.2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仍以考试导向的教育为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通过高考严格选拔的成功人士。为了通过高考,学生、家长和学校将所有的期望都投入到学习成绩上,并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战场,削弱了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教学、抽象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形式、严重的形式主义、教育效果差。因此,教育与道德分离、高分与诚信脱节。
2.3诚信约束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独立高校的诚信教育仍处于简单的说教阶段,主要从事学生的思想工作,单一依靠学生自身的培养来规范。没有建立完善、有用的诚信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对不诚实的学生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在一些奖项中,完全没有反映出值得信赖的人的优势。渐渐地,学生们产生了一种错误的理解,即不诚实是一样的,不诚实是不好的。一些信念不坚定、意志薄弱的守信者逐渐被侵蚀,最终演变为不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