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弹性学制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整个教育链中,研究生教育是最高端,只有做到最高端,我们国家才能成为教育大国。弹性学制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开启了弹性学制改革的序幕。“弹性学制”已成为国际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进行弹性学制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国际研究生教育与“弹性学制”,为研究生“弹性学制”的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自199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率先实行弹性学制以来,研究生弹性学制的实施工作[1],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弹性学制基础与体系,包括实施硕博连读制度、学籍管理、培养年限、学分改革。为我国大学弹性学制的改革和实施提供了“样板”,具有深远的参考价值。

金融类高校共有50余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它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点明显,布局集中。虽然财经类院校已经发展成为以经管专业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但是在研究生招生中仍然注重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学生也占绝大多数。金融类院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培养年限并无必然联系,但根据学科专业特色科学设置培养年限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开展财经类院校的弹性学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第二,财经院校的学科与研究生学制特征。

(一)财经院校少数一级学科具有比较优势。

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家一级学科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应用经济学、统计、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型经济学科排名,由中央财经大学等7所财经院校评定为A类(包括A+,在工商管理学科排名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5所高校被评定为A类;在统计学上,在评价中,东北财经大学等3所财经院校为A类,而评价结果只有中央财经大学等3所高校为B+类[3]。总的来说,应用经济学可以说是财经类大专院校中最具代表性的优势学科,理论经济学名列前茅。除以上四个学科外,其他学科建设水平与国内综合性重点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财经院校“学三专二”的统一学制具有普遍性。

从2009年起,教育部开始对学位制度进行改革,增设了专职型硕士(简称“专硕”),这是对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的培养目标和理念的不同之处。金融类培养单位一般采用“学三专二”的学制,即学制三年,专任专长二年,专任专长二年。这一问题在金融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

三是财经类院校研究生弹性学制应考虑的问题。

(一)结合财经院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完善研究生学位类型多样化。

由于金融类人才数量庞大,许多相关大学也不约而同地将弹性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但学制的缩短并不适用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因此,培养质量的下降已引起社会对弹性学制的质疑。对于弹性学制的理解偏颇,学生只要读满2~3年就能按时毕业。随着学制的缩短,再加上硕士生培养的特点,许多大学取消了至少一篇论文答辩前必须发表的要求,就学生能力而言,学位论文要求相应降低,极少学生不能毕业,最终导致弹性学制失去弹性。在实际中,应根据学位类型、学科专业特点、培养目标等不同,建立灵活多样的弹性学制体系。

从社会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保证财经院校弹性学制的实用性。

运用弹性学制,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满足硕士研究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金融院校因其专业特性,为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能够达到相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要求,采用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某专业学生“分期完成学业”所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方针,其主要措施是允许部分专业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分段完成。该课程以学分制和选修课程为依据,对修业年限不做任何规定,严格要求,只要学员在弹性时间内达到有关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可取得学位证书,从而确保弹性学制的实施。

(三)从学分制和学生素质两方面,保证财经院校弹性学制的合理性。

弹性学制的实施离不开完善的学分制,而完善的学分制要求课程安排的弹性与课程设计的模块化。当前,我国各培养单位基本采用了学年学分制,尽管采用了学分计算方法,但学生的自选机会不足,到了每个学期基本还是固定不变。不能反映弹性学制的影响。从金融院校的学科专业特点来看,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等所有专业的课程均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任意选择,包括专业课和其它系,这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改革灵活就业制度,培养质量是关键。尤其是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统计、工商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学制的缩短是否会降低“含金量”?为此,在以指导为主、以学分制、以学生质量为依据,保证财经类院校弹性学制设计合理,充分考虑缩短弹性学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与控制。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