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体系化是当代世界社会与教育真实存在和完整发展的基本轨迹、客观现实与必然趋势,是当代世界社会与教育实质形式趋同化及其生产生活本质样态多样化有机统一的全质生态化主流表现与完整形态。科学认识、把握和建构当代世界社会与教育全球体系化存在与发展的全质生态化形态内涵、性能与运行,是当代教育科学的时代主题、发展机遇、创新节点和科学使命,是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性、优势和历史使命所在,是比较教育学视主平实通达、视意高远超越、视物体系有机、视线齐备精细、视力对应周延的生态化范式科学真实、全质转型、自我超越与学科先行的时代要求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生态化;教育全球体系化;真实形态;比较教育学;时代范式
全球体系化是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真实存在和完整发展的基本轨迹与客观形态,是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系列总体和系统整体有机统一的一个完整“现代世界体系”,[1]是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体系实质形式趋同化和本质态式多样化有机融合的全质生态化表现、过程与结果。科学考察、认识、解释、建构和实践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化存在与发展的全质生态化形态内涵、性能与运行,是当代教育科学的时代主题、发展机遇、创新节点和科学使命。比较教育学作为直面国家和区域教育形态的现实存在、立足国际区际教育交流、合作与借鉴的综合学科,理应紧密追踪当代教育全球化的时代步伐、真实趋向和完整属性,充分地自觉把握、依托和利用自身的独有学科特征和优势性能站在教育科学的理论高端和时代前沿,率先对当代教育全球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态轨迹与形态作出科学的揭示与解读,以实现比较教育学学科范式的科学真实、全质转型、自我超越与学科先行的生态化发展与提升,为世界教育全球化的健康存在与发展作出自己的科学呼应与引领。[2]
一、生态化:世界社会全球体系化的基本轨迹与高级事实形态
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的全球化存在与发展,不是全球社会和教育的各种片断、组件、部分或组织单元的简单汇集、拼凑和捏合,也不是各取所需的人为的随意解读、预设和实用,而是一种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的各种片断、组件、部分或组织单元全球有机体化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全球化存在和发展的当代世界社会与教育是一种由活生生的生态人和族群及其社会—教育行动和组织按着生命性向的要求融合而成的一个教育有机体,是一个复合生命形态体系,即生态体系。生态化,是全球社会长期自然演化过程的基本轨迹与真实属性,是世界社会和教育的全球化存在和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生命从基元到复合,从简单到复杂,自然律动演化与自身能动改进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生态过程与结果。生态化是自然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和形态属性。[3]生态化也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和形态属性。生态化演进加速度地推动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协同进化,创造了并将继续创造绚丽辉煌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文明成果。[4]生态化演进加速度地积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总体实质趋同、本质多样和整体有机体化发展,创造了人类社会的伟大文明。人类社会生态体系在人类普遍生命律动定力的广阈包容和支撑下,在人类共有生命能动活力的无限拓展和创新中枝繁叶茂、繁荣昌盛。人类生命的生发与生成力变得日益顽强活跃,人类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优化,人类的生活力赢得了亘古未现的倍增式丰富,人类的生存力质量也获得了超越以往的大幅度提升。单元化、集成化、开放化、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化和云计算化等现代社会生态高物质、高能量、高信息、高科技、高组织与高消费等性能根本地提升优化了人类的思维机制、智力层级和生产生活水平,彻底改变优化了人类生态对世界的普遍认知、理解共识、把握掌控、依存共处和同行共进的高智能化和高效化程度,极大地缩短了人类的心理距离、认知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等级差别,增强了人类个体、族群之间及其与其他生态体系之间的存在边界、分工合作与有机联系。在高度趋同化、认同化共识的基础上和支撑下,形成了更加区域化、本土化、本位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生命形态。全球自然—社会—人文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趋同、理解与认可和相互间隔与区分的鲜明特色和有机紧密联系与依存,聚集、交织与融合演化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地球村式的世界社会生态体系。
当然,生态化演进也同样加速度地消极掣制,甚至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有机化发展,延缓、分裂,但也激活、丰富和锤炼了人类社会的伟大文明。在全球人类社会生态的自然演进中,人类生命律动的单向、确定、机械和重复也可能在滞留和固化着人类的因循、僵化、偏执、拙劣,甚至冷酷与顽冥;生命能动的自利、好欲和矫情也在衍生和强化着人类的自骄、冲动、鲁莽、贪婪、放纵,甚至狡诘与残忍,致使全球社会体系生态化过程中不断地爆出不和谐的错符、杂音和乱调,形成各种冒生态、仿生态、伪生态、去生态乃至反生态等非生态杂乱异化现象,直接削弱、扭曲,甚至破坏着全球社会生态自然演化发展的通质通理和常程常态,导致世界社会和教育的隔离、“大分裂”,甚至碎片化。[5]这种非生态性的盲动逆行也警示、锤打和激发着人类生命形态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能动地修正、恢复和挽救全球生态大厦的坍塌析崩。[6]
二、生态化:世界教育全球有机体系化形态的基本属性与内涵
世界教育是世界自然—社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全球自然—社会的生态性有机体系化发展,必然决定、要求、促使和呼唤世界教育生成和具有与其内在一致性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世界教育既要依托于全球自然—社会的生态有机体化发展提供的外部环境、演化平台和人才人力需求动力,沿着全球自然—社会的生态有机体系化演进之路,与世界社会体系同生共存、同构同质、互制互动和共进同行;更需要以其人类能动性最典型体现和最优发挥方式的特性和优势,先行和引领全球自然—社会的生态有机体化系演进。特别是在人类社会仿冒伪去反生态的非生态畸变日益猖獗和严重的时代条件下和节点处,更是应该如此。[7]当代教育体系在深深植根于全球社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得其化育滋养、分形共存为全球社会生态体系的一个既异性异能联接耦合、又同质同构相对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共生生态体系,以其人类能动性的最高最强的生态性向和展示活力、动力、领域与形态,反哺、激励和引领着全球社会生态的时代改进。教育不仅接受生命的馈赠和生态的化育而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更因全球社会生态体系的期许、托付和赋值,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先行,承担起引领和改进全球社会生态发展的时代重任与使命。实质形式日益趋同、本质样式更为丰富、全质形态愈加完整多样、是当代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全球体系化发展的完整属性。当代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全球体系化发展的完整属性决定和形成其下述基本内容和特征。其一,珍视生命、尊重生存、注重教育生产效率、追求教育生活公平、养成开放健全人类生民、造就公平健强国家国民、培养共存健康世界公民的全球教育目标生态全向体系化;其二,人人所长为师、人人发展为生、人人平等参与的教师学生社员全员合作育人、自主学习、协同行动的全球教育主体生态全员体系化;其三,自然社会人文知识信息有机融合、知识能力行动高度对应、公理原理定理内洽统一,认识价值建构性向一致、共识普适特色合理结合的全球教育内容生态全面体系化;其四,开发开放全球教育资源、学校社区社会化和社区社会学校化、现代高科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全员学习共享的全球教育条件生态全域体系化;其五,学会学习、开放学习、自主学习、全程学习、网络学习、自我调理、国家治理与社会协理综合管理的全球教育方式生态全程体系化。不可否认且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全球社会生态体系的仿冒伪去反生态的非生态化扭曲、嬗变和退化,也从反面错判、误导、忽悠、蛊惑直至侵蚀、扭曲和戕害着当代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全球体系化发展的进程和结果,更从反面警示和启迪我们要更加关注、珍视和着力进行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全球体系化发展的科学设计、合理建构和自主行动。仿生态的非生态化教育理念与实践直观浅薄地诉诸感官体验,试图或奢求用某种描红拓刻、照搬复制、比猫画虎的教育形态替代或强制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全球体系化发展;冒生态的非生态化教育理念与实践狂热鼓吹和突出某个特别种族或乌托邦甚至神人的培养,试图或强求用某种人为拔高、膨化和神化的教育形态替代或强制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的全球体系化发展;伪生态的生态化教育理念与实践妄图或假求用某种人为矫饰、虚拟和美化的特定教育形态掩蔽或取代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全球体系化发展;去生态的非生态化教育理念与实践臆图或力求用某种人为退化、简化、形式化和物化的教育形态取代或削弱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的全球体系化发展;反生态的非生态化教育理念与实践更是企图或武断地用某种人为策划、编造和命定的教育形态取缔或否定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的全球体系化发展。客观审视和剖析上述各种仿冒伪去反生态的非生态化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世界教育生态性形态全球体系化发展的扭曲和畸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都是参与教育的人的生命的律动性和能动性的错位或断裂、僵化或盲从、放纵或滥用、膨胀或萎缩而导致全球社会生态体系生态性能紊乱变性和实体形态扭曲变形的结果。这不仅从反面证明了世界教育体系化存在与发展的生态性,而且明确地警示我们,体现、保障和实现世界教育生态性有机体系化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律动定力和能动能力的合理把握和运用,就在于如何通过对人类生命的律动实质和能动本质进行有效的掌控和引导。
三、生态化:世界社会与教育全球体系化形态的学科价值与可能
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生态性体系化存在与发展的高级时代形态,给比较教育学的生态化时代转型与提升提供了超越性的时代要求、机遇、空间和要素。它把一个真实完整的高级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形态的基本原型和可能性呈现在世人面前,清除掉以往各种成见和偏见附加掩蔽在教育理论上的各种尘垢,给比较教育学的生态化时代转型与提升提供了客观范型、依据和要求,呼唤和促使比较教育学的生态化提升与转型,促使和激励比较教育学自身固有的学科潜质和历史积淀的学科优势得以充分地展示和发挥,历史地加速生发生成为教育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时代排头兵和先行者,对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形态的基本原型和高级形态可能性作出科学的反映、解释、建构和行动。
首先,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体系化的全景全域性,要求、呼唤、彰显和提升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的周全周延完整性。全球化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指某个或某些教育形态,而且也是指全球所有个人、阶层、族群、州省、洲际、国家、国际、区域、区际教育形态及其构成的整个全球教育体系。这是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体系化的首要前提,否则,全球化无从谈起。这是一种真正的全景全域性的教育,只有用高视位、长视距、全视域的远观宏观性生态化视角,才能将其纳入视野、囊括其中,进行完整系统的考察与把握。以往的非生态化比较教育学研究视角与范式,主要是局限于某个低位视点及由此决定的短近视距和狭窄局部视域所构成的近观微观视角上,对全球教育的某个区域甚至位点进行的是盲人摸象式的局部探索。这种扫描或许可以非常清晰地反映局域教育的直观样式,但很难对各种局域教育形态的普遍总体共性与特殊个体部分特性定位与定能作出科学的比较性并置、对比、区分、界定、透视和概括,往往得出的是孤立直观的现象叙述或以偏概全的结论。生态化比较教育学研究视角与范式能动理性地调整站高视位,拉长视距,扩展视域,象远距地球卫星占位那样,形成高视位、长焦距、广视域的阔度视角,直面整个地球教育,把全球教育体系都纳入观察研究者的视野视域之中,从而对全球教育的各种形态作出完整科学的比较性界定、透视和概括,体现、强化和发挥出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的独特生态比较张力与优势。[8]
其次,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体系化的远距远观性,要求、呼唤、彰显和提升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的稳定透视清晰性。全球体系化教育的全景全域性所决定的远距远观性,必然意味着观察研究对象和成像的缩微模糊化和空间衰变化。只有高纯度、高稳定、高密度、高穿透、高分辨、高成像的强视力研究视角,才能获得对全球体系化教育的准确成像。生态化的比较教育学范式,用物质性视线视力与精神性视线视力的融合超越而生成的生态性全对应视线视力,以其刚性而又富弹性的穿透力或消解力、直感力或推演力、想象力或联想力、显微力或放大力,对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体系化形态乃至各种区域形态及其内部结构作出清晰真实的对应性科学反映与把握。[9]
第三,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性全球体系化的全质全态性,要求、呼唤、彰显和提升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的通观通解性。全球体系化的世界社会和教育囊括、包容和覆盖着人类的全部教育事实和形态,充满了由全体人类个体与族群和全部时空与地域所决定的丰富多样性。以往的非生态化比较教育学研究视角与范式,大多是对全球教育局部或个别教育现象或事实的个别性、孤立性和单一性反映,缺乏、甚至有意避开和淡化对其普遍共性的关注与把握,很难从总体共性同一的层面和属性把多样化教育个别形态真实地反映出来;或是机械简单地简化、过滤和筛弃掉教育形态的质性色彩。生态化研究视角与范式则自觉扬弃以往比较教育学范式的形态性特质和优势,面对全部世界教育形态的集合总体,立足现代生命化物质、能量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成果的前沿,依托和利用现代大数据云计算科学技术,对多样形态的世界教育进行综合同一的全质生态性像素解析,呈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教育真实影像。[10]
第四,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性体系化的有机整体性,要求、呼唤、彰显和提升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的整体整观性。全球生态性体系化的世界社会和教育,既是各种时空区域类型形态的全球集合体,更是一个全球社会与教育的生态整体共同体,只有高综合、高密度、高穿透、高分辨、高成像的强视力研究视角与范式,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准确的全对应性把握,对世界社会和教育有机生态形态体系作出完整的反映。以往的非生态化比较教育学研究视角与范式,大多是对全球教育局部或个别教育现象或事实的个别性、孤立性和单一性反映,缺乏、甚至有意避开和淡化对其基于分工、分形、分职、分位而形成的结构整体性关注与把握,很难从有机体系化的高度把全球多样化教育的整体体系完整的反映出来,往往不是孤立单一地罗列堆积,就是一刀切的简单归类。生态化研究视角与范式则自觉拓展、延伸和扬弃以往比较教育学范式的形态性特质和优势,运用科学的对应类比形态思维方式,把单一教育形态内本身的元生态性分化结构整体和有机化本质,类化、外推和扩展到各种复合性教育社会生态直至全球教育生态,实现对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性有机体系化形态的对应、完整而真实地反映与把握。正是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生态性体系化的全景全域性、远距远观性、全质全态性和有机整体性,才聚焦、激活、彰显和提升了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的完整全部性、稳定清晰性、通观通解性和整体整观性;而聚焦、活化、彰显和提升了的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的这些特性,又对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生态性体系化的演变轨迹、事实和前景作出更加完整、真实和优化的感知认识、把握解读和建构引领,生态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体系化事实存在形态与生态化的比较教育学理论研究范式对应一致、互通互撑,协同共进,共同推动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科学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与互认互动。
四、生态化:比较教育学的时代视角与范式
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体系化事实的要求、呼唤和支撑,不仅极大地激活、彰显和提升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也把一个崭新的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推展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视主平实通达的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主体
全球体系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是历史性地回归和呈现自身本真原质的生态性社会和教育,只有比较教育学研究者真正成为平实通达的健全生态人,才有可能跳出或避免个体或族群“身在此山中”的特殊狭隘功利的局限和唯我独有视位的孔观,站在普遍生态人的全开放同质立场、同处空间和同位观察点上,用生态人共有的完整对应的全景、全域、全质思维和行为方式,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同构同质地观察体验、反映认识、解读把握和建构践行全球体系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体系。为此,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主体要以平实通达的健全生态人自认与自修自居,坦诚平和地体认、公开和倚重自己的生态人生存内涵和价值取向,明确、宣布和坚持自己的生态人视位和立场,涵养和锤炼自己的生态人目光和能力,从全球社会和教育体系中人人生态认同、全员共有、全球共存、全民共生的平实通达的生民身份、立场和视位出发,跳出一时、一地、一事、一处的狭小、浅近、局限和孤立圈子族群的功利偏好、志趣、诉求和动机,审视、反映、解读和建构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体系。[11]
(二)视意高远超越的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目的
全球体系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是时代性地演进和超越自身本真原质的生态性社会和教育,只有视意高远超越的比较教育学研究指向和目的,才能跳出或避免个体或族群短暂急近功利的“搭便车”局限、唯我独在视位的“有色化”时见,去描画再现、扬弃修正、滤选充实和创新提升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体系。为此,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目的要具备高远超越的指向和立意,自信地坚守和弘扬比较教育学的生态性高远职能和超越价值,提升和羽化比较教育学的生态境界和气质,涵养和凝炼比较教育学的生态目标和目的,胸怀全球、积极能动、信然超我、高瞻远瞩、真实完整地审视比较、反映成像、解读评判和建构描绘全球体系化的、日益高效平等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体系[12]
(三)视物有机一体的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对象
全球体系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是全球所有人类个体元教育生命形态既结构形式性能实质相互趋同平等、独立自主,又组构样式职能本质相互各异差序、依存被动有机统一的架构态式功能全质形态的生态性社会和教育元个体有机体与复合有机体系。只有把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作为一个平等立体的完整生命生态有机体系,才能避免和超越各种片面强调封闭孤立、机械割裂、单元碎化的个体和族群教育本位的单纯国别政体、地方区域教育类型或模式,或是实体虚化、结构平化、性质泛化、职能虚构的全球虚拟教育类型或模式,客观完整地反映、呈现和建构结构性能真实客观、组构职能有效合理、架构功能有机整合的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体系。为此,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对象必须聚焦和紧扣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元个体有机体和各级复合有机体系的实体存在,从所有教育生命都指向和力求有质量生存的实质趋同共性着眼,从各种教育样式都努力标榜和实现自事的教育生产效率和教育生活公平的本质多样特性出发,直面所有教育形态既实质上相互趋同平等独立自主又本质上相互差序多样依存被动、全质上整合协调的有机体系存在,聚焦各元个体教育有机体和各级复合有机体系之间的性能连通、结构耦合、分工合作、协同竞优与互惠共赢,关注各元个体教育有机体和各级复合有机体系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全球流通、交流和交换,警惕和揭露各种元教育个体或复合集团、阶层或区域等教育族群东西分殊、画地为牢等削弱性瓦解性结构和性向,客观完整地认识、揭示、把握和建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元个体有机体和各级复合有机生态体系。[13]
(四)视线齐全精细的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工具
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体系,是全球所有教育生命元素、组分、构件和形态历经漫长进化磨合而形成的全因素高整合性的有机教育生态体系,只有充分利用全部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有机化和成的“合金性”工具、手段和条件等视线,才能得心应手地状述、描绘、测量、剖析、评估、反映、把握和建构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体系。为此,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工具手段必须面对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有机体系化的全因素高整合性全质,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性环境因素和条件,把社会、自然和人文等领域的各种研究手段、工具和条件加以收集和整合,针对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具体类型、层面及其性质,恰切地选择模型对比、文献考证、数据测量、组分分析、状况观察、实地考察、事实调查等稳定可靠的工具、手段和方法,透析形式和融合态式,完整准确地刻画、叙述、把握和建构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体系。[14]
(五)视力对应周延的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方式
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体系,是全因素、全结构、全性能、全方位、全层次高进化、高融合、高升华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化的全质生命形态体系,惟有视力与此充分对应周延的生态化全综合范式的框架、理念和思路,把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作为一个全质生命生态有机体系,才能拨开各种特定利益诉求立场和偏好掩饰,真实完整地反映、呈现和建构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体系。为此,比较教育学生态化范式必须对应、紧扣和立足当代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有机体系化的真实完整的全元全质形态存在,综合运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科学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全球社会和教育物质、信息和能量全元素到全球社会和教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因素,从所有教育生命都指向和力求有质量生存的实质共性、本质特性到全质属性,从教育个体元形态到各种复合族群形态再到全球各级区域形态的全方位体系形态,从教育的物理形态到教育的业态、情态、意态、神态、心态等生态形态,从顶层教育生命生存公理、原理和常识到底层教育生产生活现象、事实和经验等层面条块,对世界社会和教育全球体系化全质形态的边界轮廓结构、内涵性质职能和操作行动运行,进行历史的观察和考察、感知和体验、刻画和叙事,进行实体的考察、测量、对比和实验,进行海量信息大数据的收集、分类、筛选、解析等计算机云计算处理,[15]把一个与现存事实真实完整、对应一致的世界社会和教育生态有机体系化理念文本形态真实完整地呈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昺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社,2006.20-28,138.
[2][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M].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34-49.
[3][英]布莱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M].曾建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210.
[4]傅松涛,刘旭东.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形态化整合与提升[J].教育研究,2009,12:59-63. [5]傅松涛.学科化:从比较教育到比较教育学[J].教育研究,2007,4:54-58.
[6][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M].吴晓江译.商务印书馆,1999,4:133-146.
[7][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36-38.
[8]傅松涛.教育理论的综合化基础与历史性超越,国外社会生物学及其教育观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2001,4:58-65.
[9][美]弗朗西斯•福山.刘榜离.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14.
[10]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05-206.
[11]赵卯生,杨晓芳.阿格尔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四重维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
[12]傅松涛.国际化—中国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本走向[J].现代教育论丛,1996,3:1-8. [13]傅松涛.比较性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比较教育研究,1999,2.
[14]傅松涛.比较教育学学科形象的历史定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5,3.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J].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0,217.
[16]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概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3.
[17]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2[R].第1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18]中共十八大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新华网2012-11-14.
[19]张庸主编.遥感成像原理及图像特征[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10.
[20]晏磊,鲁云飞.高分辨率数字成像技术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2010,6.
[21]晏磊,周雅,张飞舟.数字成像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展望,2001,3.
[22]傅松涛.信息主体、学赋人权和终身学习.学术研究(广州),2003,5.
[23]傅松涛.教育社会生态学:历史性的超越与担当[J].社会科学报,2008-02-28.
[24]叶峻.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社会生态学—兼议“生态系人”的特点和品质[J].贵州社会科学,1998,154(4).
[25]JM鲍亨斯基.当代思维方法[M].童世俊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875,10,135.
[26]傅松涛.教育本质研究中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科学统一[J].河北大学学报,1998-01,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06.
[27]傅松涛.比较教育学的对应性全质教育形态研究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