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德育教学的战略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德育教学的战略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融合


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需要积极进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刻感受德育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和班级为单位,积极开展与德育生活相关的大型讨论和沙龙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交警”、“我是清洁工”、“参观工”、“绿色环保小卫队”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锻炼自己,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在学校教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相结合


1、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


班主任是班级的重要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师生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有效联系的重要桥梁。这样,班主任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方向。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德育教学,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课外实践课、课外交谈等方式加强小学德育教学,使小学生在思想道德课程教育中受到影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教师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在班级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释放情绪,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真正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2、加强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塑造良好品格


德育课堂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以课堂教学案例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使学生在全面深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保持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德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积极影响,逐步提高小学德育的教学效率。


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校园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中,小学共青团和少先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积极、丰富多彩的体育、舞蹈和书法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渗透到小学德育文化活动中,或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充分激发小学生不断进步的精神,促进小学生个性的更好发展。


(3)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的融合


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离不开家长和学校。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德育,学校需要与家长进行更多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家长是否和谐,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态度等。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积极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在亲子活动中更全面地了解孩子,让家长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和素质教育和指导。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