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高度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培养,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我对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简要的看法。
1、充分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导学案例
课堂教学是培养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比较课程标准,通读所学科的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语境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把握课程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仔细阅读当前教学年级的教材,了解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灵活处理教材,然后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导学计划。导学计划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计划。导学计划的设计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编写导学计划。我设计的导学计划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学习目标。本部分是整个学习计划的灵魂,引领整个部分。因此,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可操作、可实现。面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能太低,使学生不能满足基本的学习要求。它不能太高,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很难通过努力来实现它。如果目标不适度,学生就很难实现有效的学习。
2.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具体学习情况等因素,确定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可以提醒学生关注问题,鼓励学生努力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知识链接。导学计划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操作的角度思考和创造,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因此,设计了“知识链接”、“温馨提示”、“友谊链接”等板块。这些都是一些与本课程相关但没有课文的知识,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写作方法等。
4.独立探索。通过预习自己学习课文的新单词和单词,学生可以找到多音单词,联系课文说出单词的意思,写出一些单词的同义词和反义词,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合作、沟通和展示。这部分主要是根据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在预览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解决问题,以实现教学计划中设定的学习目标。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将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问题的设计应该是科学的,通俗、清晰、准确的,同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设置坡度,难以适当。
6.学习收获。也就是说,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你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感受。
7.课外延伸、扩展和改进。本节提供了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练习,供学生课后拓展和探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明确分工,养成习惯
要上好的高效课,不仅要设计好导学计划,还要明确学生的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探索、合作和互动,首先确定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由好、中、贫困学生组成,让优秀学生帮助贫困学生。每组有6人,包括领导、记录员和发言人。领导负责检查组员的指导计划,并组织组员讨论和分配显示的内容。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讨论的结果。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表他们所展示的内容或对其他问题的看法。
2.规范课堂学习习惯。规范课堂学习规则,加强学习习惯,培养教育。制定学生的学习规则,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一些关键内容教科书应该被勾勒出来,或者写在教学计划中;如果学生使用黑板协助,必须站在一边,不要让身体挡住旁边学生的视线;声音要明亮,句子要流畅,节奏不要太快,注意文明礼貌。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计划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交流学习和教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立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教学过程是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我设计和打印了教学计划后,我通常会在上课前两天分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上课前独立完成教学。教学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1.检查独立探索部分。小组成员在上课前将新单词、单词、多音单词、同义词、反义词板放在白板或小黑板上,老师在新课后开始展示。
2.合作与交流。学生展示自主探索内容后,根据小组合作交流导学计划的合作与交流内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会去各个小组了解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帮助,让他们顺利完成交流任务。
3.展示。交流结束后,按照交流问题的顺序逐组展示。一般来说,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例如,在展示“草原”这门课的“画出文中写的漂亮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时,团队成员可以找出不同的句子写得漂亮,说出自己的感受。普通学生展示的方式有:
(1)口头显示。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内容丰富,大容量的内容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方法在学生中很常见。
(2)书面展示。即将要展示的内容写在白纸或白板上,内容可以是简单的语言或简单的图片,如鲸鱼中齿鲸和须鲸喷出的水柱,学生用简单的笔画展示。这种图片和文本的展示,生动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本。
(3)表演展示。学生根据导学计划的要求灵活展示。例如,在钓鱼的启示课上,学生们用表演的方式展示“我和父亲的对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简而言之,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施高效课堂将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