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的专业音乐人才加入小学音乐教师,如大学音乐毕业生,学校应营造重视音乐教学的氛围,为音乐教师提供充分发挥音乐才能的舞台,吸引和促进更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进入小学音乐教学事业。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业音乐教师到学校进行培训,或者为学校音乐教师提供培训音乐专业技能和音乐教育理念的机会,以扩大音乐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2)加大小学音乐教育投入,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学校是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主要场所。音乐教学环境和条件,如音乐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教师音乐专业素质的质量和水平,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和音乐素养,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音乐教学环境的优化不能与教育的增加投资分开,如设置专业的音乐教学场所、丰富的教学乐器、多媒体教学设施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享受和兴趣的音乐教学环境。
(3)创新音乐教师教学理念,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创造教学安排,不断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如创造教学氛围、使用有趣的教学、轻松愉快的音乐评价等。对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音乐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以及想象、感知、欣赏、赞美音乐等情感。为此,教师可以注意以下原则:一是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二是适当反映音乐教学的人文性质,三是形成音乐教学的标准化,四是注重音乐教学的创造性,五是注重音乐教学的技术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
(4)创造生动灵活的情境教学,丰富小学生音乐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创建一个具有真实经验的场景模拟教学。根据音乐中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表演,反映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力,理解、分析和掌握角色的心理和情感特征。并将自己对音乐的认知融入到表演中,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极大兴趣和自主性。
比如《牧童之歌》的歌曲教学,是一首节奏欢快、曲调活泼的新疆民歌。这首歌描绘了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牧童快乐的放牧心情。人物鲜明可爱,学生容易被感染和歌唱。老师可以先教学生唱歌,理解和记忆歌词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学场景可以结合歌词内容进行创作。教师可以用响板打击节奏,模仿马蹄声,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骑着小马在草原上悠闲放牧,体验小马的节奏,想象广阔的草原、美丽的花朵、温暖的微风等。,并拟人化这些场景,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唱歌。让学生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歌曲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通过场景想象和演绎,可以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演绎创造力,使音乐教育从专业教育扩展到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对自然的新感悟,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
(5)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生动多样性
小学生的特殊心理和年龄成长阶段决定了他们对形象思维方式的关注。因此,教师应注重形象、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借助视频、音画、文字等功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趣,促进小学生对音乐内容的深刻理解,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体验和综合素质。
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密切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通过有效的音乐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