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汉双语背景下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对策
基于上述问题,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英语语音教育仍处于多重困境之中。笔者认为,目前急需做的工作主要有:
(1)基于学生对策分析
1.理解学习将加强和提高学习效果。在英语语音学习中,许多学生会使用最熟悉的发音来记住英语单词,这是英语学习初期的一个很好的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然而,学习一切都需要理解,只有学生理解才能摆脱老师的帮助,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会忘记或混淆。例如,语音学习需要大量的模仿,特别是在学习的早期阶段,绝大多数黎族学生选择通过模仿来学习语音。但科学的“模仿”应该是在基本语音理论的指导下理解发音方法和规律,然后进行相应的模仿。
2.加强学生内在的英语学习动机。与外部动机相比,学习中的内在动机更强大、更持久。“知道的人不如好的人,好的人不如快乐的人”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内在动机。一旦确定了这种内在动机,学生将长期关注学习,学生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确保英语学习的质量提高。
(2)基于教师对策分析
1.优化教学模式,完善语音教学手段
1.1注重语音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般很少关注英语语音,时间和精力更注重单词、语法和解决问题,语音基础教学结果不令人满意,甚至大量学生不能完全阅读26个字母(新课程标准语音知识二级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能正确阅读26个英语字母”)[1]。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英语教师应认真正确示范发音,要求学生掌握每个字母的发音。
1.2“渗透”语音教学。语音学习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基本语音能力,将语音教学应用于听、说、读、写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熟悉发音技巧,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发音与语境的内在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音敏感性。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除了语音基础差导致单词记忆困难和口语差外,阅读也成为英语学习最大的困难之一。阅读是一种语言输入(input)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词汇进行多方位的处理。学习者觉得单词很难记住,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背单词只靠死记硬背,不能把音形意思联系起来记住。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应成为语音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将语音教学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以掌握重音和节奏的运用规律,自觉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会话的流畅性,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音学习能力。 2.重视黎语的影响,了解黎族文化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作为一个民族,环境对文化支持和再塑造的作用非常明显。”[2]黎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黎语学生减少汉语障碍引起的英语学习焦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当地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其他省份的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黎语文化,学生学习一些黎语,比较和分析黎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并正确利用黎语语音迁移的作用。例如,对于黎英语言中类似音素的发音,教师应反复强调、演示口型和舌头位置,以纠正正确的发音。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黎族学生学习外语时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建立一定的文化舒适区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英语学习的效果。
3.掌握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年轻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管理能力差。基于这一特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节奏的控制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随着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开始感到不安。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话,为学生交流和师生交流创造机会,创造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聚集在学生的“最近的发展区”,[3]深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3.1学习自然拼写。小学语音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拼写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语音知识来拼写和记忆单词,从而不断扩大英语词汇量,进行更深层次的语言文化交流。
目前,“自然拼写方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英语教学方法之一。英语自然拼写方法主张学习者直接学习单词中26个英文字母和字母组合的不同发音规则,创造对字母和字母组合和发音的感知,从而达到“读、听、拼”的学习效果[2]。2000年,中国香港和台湾将这种方法引入英语教学,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近年来,大陆许多培训学校开始引进自然拼写课程。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即使从未接触过英语的人通过系统的训练,在不依赖国际音标的情况下也能取得惊人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初学英语的小学生。
3.2家庭作业设计多样化。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经验出发,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任务教学方法。”[4]作者认为,我们也可以从家庭作业开始,改变过于单一的家庭作业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多样化。增加家庭作业的兴趣,减少机械性和重复性,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例如,学生可以分组完成家庭作业,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例如,讲英语故事,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标志,表演戏剧,学习唱歌曲等等等
4.有效利用科组内的交流讨论,增强教师终身学习意识
集体备课是许多学校小组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集体备课需要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作者不同意统一的教学方法,因为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学生。相比之下,教师可以一起开发教学游戏,或者组织学习英语歌谣,安排英语教科书剧等,这些活动也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而不仅仅是几个语音基础好的学生。
建立终身学习意识是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少数民族的文化观念相对保守,当地教育资源稀缺,偏远地区导致教师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如果教师不注意自己专业知识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就很容易被这个社会淘汰。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需要通过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比如通过网络微课视频和手机教育软件纠正自己的发音,从源头上重视语音教学。只有教师有良好的语音基础,才能用适当的英语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英语熏陶和锻炼的机会。课外教师还需要发挥研究者的作用,定期阅读专业学术期刊,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教学研究,对教学艺术保持敏感,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
5.合理利用现代技术,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日常英语语音教学中,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如教师示范、口腔定位、学生模仿等,注重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模仿,以掌握发音要领,这对活跃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无聊和无聊的。在当前的电子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通过插图和视听的方式展示教科书中的语言内容,新鲜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