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赋予体育课新的基本概念:“健康第一”,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注重学生主要地位的建立,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培养和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信心。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多措并举,不断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实践,不断探索和实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堂要求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
1.户外教学。在小学体育的户外教学中,户外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场所存在。当学生离开教室来到户外时,他们的心会完全放开。他们会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释放压力。
2.教、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体育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一门教学、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指出:“游水是在水里做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水里学习和教学。”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体育保健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还可以锻炼和发展身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
3.社会交往。如果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交流,那么学生交流在体育课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因此,有些人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小课堂社会”,即社会的微缩体。
4.改善健康。在小学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适量的体育负荷,这是一门需要消耗相当大体力的课程。体育课的一项特殊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身体活动,改善他们的健康,提高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这是其他课程所没有的。
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战略
1.师生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还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每节课的老师都要检查学生自觉遵守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比如穿着合理,不穿皮鞋、凉鞋,不带刀等尖硬物品。从长远来看,学生可以养成习惯。另一个例子: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淘气,互相推撞,不知道掌握力度和适当,加上有些孩子平衡能力差,容易因碰撞摔倒,造成身体伤害等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应迅速停止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的不良后果,而且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安全的行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通过一些事件及时教育和提醒,使学生注意思想,经常教育学生了解体育损伤的后果,丰富学生体育锻炼的身体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做危险事故,防止安全事故。
2.探索灵活、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质量。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灵活、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热爱创新,敢于尝试新颖的方式,能够创造出激发学生情绪的情境。小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仍然相对较差,很难长期坚持。如果教学方法和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松懈将是课堂上的一种常见现象。因此,体育教师应创造情感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场景,调动学生的主要体验。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激情基调、形象描述和适当的隐喻来感染和产生快乐的情绪。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身体素质因人而异,体育课的表现注重学生的差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有选择地帮助。体育课结束后,要测试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要看老师在这门课上传授的知识是否被大多数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梯度教学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提示、指导、启发和指导。对于体育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激励和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努力,使他们始终对体育课保持兴趣;对于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旦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及时评价,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不会因为基础薄弱而对体育失去兴趣。在一节课上,要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进步。
4.在体育考试和体育考核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小学体育考试只是一种检查手段,检查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效果,考试结果不是评价学生的最终目的,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然后在未来的学习和训练中纠正和改进,不能让学生只追求体育考试成绩和体育锻炼活动。当然,注意所有考试项目,进行必要、适当的培训是合理的,但不要把考试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多层次的体育教学。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方法不对,也需要老师的指导。鼓励那些刻苦训练但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慢慢培养他们的信心,不能随意批评和指责,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他们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教师必须考虑这些问题,从多个角度评价每个学生,努力找到每个学生的亮点,增强信心,培养兴趣。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国体育教学注入了活力,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我们在课堂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要真正认识到这是新时期对自己的严峻挑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作为发展自己的好机会和外在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工作中的落后意识和畏难思想,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从发展的角度改变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