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蒙语文教育现状
在传统的小学蒙古语文教学中,教师固有的观念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也有意识地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任务,取得好成绩是自己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提高小学蒙语文教学方法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对蒙古族学生热爱民族教育、尊重和学习运用民族语言等思想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爱民族的人不尊重民族语言,不能学习民族语言。这样的人很难教民族语言。由于环境的影响,城市蒙古族学生很容易接受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而不是良好的风俗习惯、丰富的语言、优秀的传统和歧视性思想。因此,我们必须热爱民族语言教育。在具体实践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宣传蒙古族英雄历史、先进文化、名人事迹等。同时,为学生创造接受这种教育的条件,让他们参与其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2.营造学好民族语言的语言环境
学校是语言环境中的重要基地。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同时在课堂上,复习,玩语言交流。因此,有效利用学校环境。一是严格要求在学校一定要说蒙语,把它当成一个制度。此外,严格要求师生用蒙语交流,学校用蒙语写通知,开会时用蒙语讲,广播时用蒙语播出。二是从领导开始学习尊重蒙古语言,拿到学校工作日程,采取适当措施不断研究制定。第三,根据学生的蒙语成绩,采用分年班、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其中,蒙语基础好的学生教学进度较快。基础差的学生教学进度比较慢,从说话能力低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教字母,另一方面讲句子。第四,蒙古语老师负责每天问练习时间教学生一两个标准蒙古语,要求蒙古师生经常用蒙古语对话。五是选择“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要求学生蒙语文成绩必须通过。第六,学校的各种品牌和墙报都是用荣语和汉语写的,每天安排20分钟的蒙古语和蒙古民歌播出时间。七是全校蒙古师生每学期要求学习1――两首蒙古歌曲。学习摔跤舞、安代舞、说好来宝、蒙古诗歌比赛、蒙古语言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八是每年在学校召开一次学习使用蒙古语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经常开展蒙古语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蒙古语的兴趣,保证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家庭环境,为孩子的语言环境创造适当的条件,为孩子学好民族语言做出贡献。
3.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开学之初,制定蒙古语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情况采用适合课堂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培养,特别是一些薄弱的蒙古语能力。比如我班有些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弱,要注意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让他们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读书报和课外书籍,以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学习蒙古语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τ学校提高要求,拓展思维,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对于个别后进生,教他们学习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要充分利用蒙古语文组的教研活动,开设公开课、教研课,听取各位教师的评价,提高蒙古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4.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适应能力
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新课程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是开放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设定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种学习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维的爆发,鼓励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他们打下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也可以采用合作伙伴教学的方法,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化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培养自学能力。
三、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我们必须从学习小学汉语开始。掌握小学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可有效提高小学汉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