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缓解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措施

缓解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措施


(1)教师自身的方面


1.更新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习过程。传统的教育理念显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认为自己是学生成长的领导者和教学研究者。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先进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缓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2.提高专业水平。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专业化水平不仅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和行为,也决定了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独特性。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职前培训或职后培训来实现,但要贯穿教学过程,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3.增强教学效率感。教师的教学效率感在教育信念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教学效率感越强,对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效果就越有利。可见,教师的教学效率越强,自信心越强,获得成功经验的次数就越多。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率感,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也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


(2)学校方面


1.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减轻教师的压力。学校管理者应尊重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过去忽视教师心理需求的做法,关注教师心理发展趋势,根据教师的专业心理和个体差异,做好咨询协调工作,尽量减少或避免管理过程中的人为挫伤。同时,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是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2.树立教师心理教育理念,完善教师心理教育机制。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面临的压力大大增加。学校应树立“教师也需要心理保健”的概念,完善教师的心理教育机制。对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机构,为教师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提供指导和解决渠道。


(3)社会方面


1.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师地位。通过增加政府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条件,必须彻底改变基础教育“吃不饱、饿不死、养不活、长不好”的现状,最终提高小学教育水平。同时,增加教育投入,可以使小学教师获得与工作量和地位相匹配的劳动报酬,实现教师地位和待遇。


2.社会和家长要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对教师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传统的以试卷评价教师标准的思想在社会和家长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新课程改革,无疑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充分了解和了解新课程改革,社交媒体也要大力宣传新课程改革,让小学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参与新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结语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与教师本身有关,而且与大多数学生有关,而且也与国家的未来有关。缓解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而且还需要教师自己的努力。教师应积极努力,微笑着面对工作和生活,也有良好的健康心情,成为新课程改革下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