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展社会教育
在社会教育方面,浙江教育将深知其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制约,因此更加重视它,这显然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时代意识。
1918年10月10日,浙江省教育会在第四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上海会议上提出“设立青年团案”并获批。人们认为青年教育是最有效的,所以青年时代的教育是最重要的。青年团的成立可以充分发展个性,增强群体性。因此,青年团的宗旨是指导青年德、智、体育三项教育的发展,促进他们成为健全的人民。值得注意的是,在省会青年团的推动和影响下,浙江各地也成立了青年团,开展了各种活动,影响深远。
此外,1924年4月13日,省教育会与其他团体合作,成立杭州图书馆协会;同年6月14日,与其他团体合作,召开浙江省除毒协会第一次筹备会等。所有这些都客观地创造和净化了社会环境,加强了社会的积极影响力,使学校教育能够在更好的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事实上,省教育协会的活动范围及其功能远不止于此。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开展社会教育。例如,1916年,浙江省教师储蓄协会发起成立,储备救国基金;1917年11月2日,省教育协会会同省校长为北京、直隶、奉天等地发起学术筹款会议;1918年,省教育协会会同商界向政府提交军民局,要求保持烟草禁令,以免取消土壤储存。
在上述所有活动中,浙江教育会最引人注目、最有效的事情之一就是积极倡导和发展体育事业。这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上。1915年10月17日,会议邀请省会中学举办第一次联合会操,然后分别于11月14日、次年4月9日、5月14日举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会操,每次会操人数超过1000人,成绩相当可观。后来被联合运动会取代了。同时,省教育会开始在全省中等学校举办联合运动会,将体育推向全省。经恒毅总统认为,开展运动会的目的是“绝不局限于运动员。当它在社会上普及,为学校建立体育协会时,它不是为了竞争优胜而唯一的目的。“联合”二字意味着结合精神……”[18]并提出开展大众体育,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体育思想。
随着全省特别是省会杭州体育的发展及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浙江省教育会于1916年郑重向省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设立公共体育场,最终获得省长吕公希望的批准,于1918年冬季正式开幕。它为浙江人民体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此外,省教育协会还积极为教育界同仁组建各类体育队伍,进一步扩大体育的普及面。比如1918年冬天,组织足球联合会;1919年3月2日,法庭团队成立,等等。在教育协会的积极倡导下,各地学校纷纷效仿,体育活动在全省开展。省教育协会还积极致函有关省级行政厅,要求参加全国运动会;组织讨论参加远东运动会;成立中国体育协会,进一步重视和发展中国体育。可见浙江教育协会在这方面的努力远非浙江省。
事实上,浙江教育协会涉及的社会教育和公益事业范围很小,注重杭州各种公共建设、文化设施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到国家事务,尽力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浙江教育协会不仅在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教育以外的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促进了浙江教育的现代化,而且有效地影响了整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