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研究课题的互动研究
一般来说,研究课题确定后,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开题”、“研究”、“答辩”。在这三个阶段,需要分别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答辩报告”。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从事类似课题研究的学生组成课题组,在课题组进行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学生可以继续利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的在线资源进行交流、讨论和查找信息。如果学生需要回答任何问题,他们可以在BBS上寻求帮助,指导老师和学生可以帮助他们,他们也可以在网上查询。
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他们也可以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的“在线实践”中建立一些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练习库,供学生测试他们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为每个学生的研究课题设置了专门的“课题档案”。每个学生都应该将自己写的三份报告上传到自己的专用“课题档案”中。研究课题的指导老师可以在每个学生的“课题档案”中查阅学生的三份报告,并在报告后面附上意见或建议。其他学生可以互相咨询,分享自己的成绩,也可以发表意见,帮助其他学生完善自己的报告。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课题档案”及时了解指导老师和其他学生对自己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和吸收,学生可以修改和完善报告内容,也可以澄清和解释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报告内容中不清楚的地方。
二、相关安全问题
在利用校园网络进行研究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网络安全。由于校园网络的开放属性,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在校园网络上造成混乱和损失。
我们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中使用分级权限。学生只能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上查阅资源。只有在身份识别后,他们才能上传信息并发布信息。因为它是为了学习目的,一般没有隐私问题,所以不允许匿名发布信息。
在校园网络中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对服务器上重要数据的破坏,在校园网络和互联网之间设置“防火墙”,防止校外黑客恶意攻击校园网络。同时,及时备份“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的重要数据,防止事故发生。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安全、高效、守法地使用校园网络和互联网。同时,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网络设备,确保研究课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