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数据的开放性是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研究所需的数据,教师和学生可以平等地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
研究材料主要来自教师提供的研究方向概述、参考书目及相关因特网站。学生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后,可以通过“主题概述”阅读这些研究方向的“概述”,大致了解研究方向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学习资源”访问研究方向提供的研究方向相关网站,收集相关信息,同时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查阅相关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找到相关参考书目,“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提供了图书馆书目查询功能,并设置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区域图书馆链接,学生可以在这些大型图书馆网站上查询书目和全文。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到相关的在线资源,“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还提供了一些具有全文搜索功能的搜索引擎链接。研究课题只有以丰富的数据为基础,才能有扎实的研究基础,顺利开展后续研究工作。学生开展研究所需的资料可由教师提供,可由学生自行查找,也可由其他学生提供。教师将发现的可能对学生进行研究的有用信息上传到“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供学生参考;学生还可以将收集到的文本信息或相关网站和经验上传到“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的“问题:答案”BBS,供其他同学参考。在数据收集和共享的过程中,学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接受信息的被动地位。学生成为信息的所有者,真正确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地位。
2、研究课题的开放性
研究课题的开放性是指学生通过交流和分享其他学生的研究课题,独立确定研究课题,逐步完善研究课题。
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通过与导师和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研究方向有了深刻的了解,发现了问题,初步确定了自己可以研究的课题。
通过“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的“课题管理”专栏,学生随时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报告初步研究课题。你也可以随时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上查询和了解其他学生的研究课题,可以相互激励,有利于不同班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和有针对性的交流,也可以在最终确定课题之前及时调整他们的研究课题。
简而言之,师生使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充分反映学生在独立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应遵循的“研究方向”、“信息交流”、“研究材料”和“研究课题”的开放原则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大量的材料,为今后完成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