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学生应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

研究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校园网络与研究课程的结合将充分体现研究课程学习的开放性、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和合作性原则,更好地完成研究课程的学习任务。


通过在校园网络中建立“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这个专门为研究课程学习服务的网站,可以完成从收集数据、交流讨论、确定主题、实施研究、成果评价等研究课程学习的基本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数据、合作能力,为未来真正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应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在研究课程学习中独立确定课题,方便与师生沟通,更好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研究课程的矛盾。


研究型课程学习是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素质教育对中学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型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课程。其重要特点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


突出学生对研究课题的独立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研究型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开放,涉及的学科全面;


学生在研究课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需要适度参与,注重整体指导、组织、评价等环节;


研究型课程的评价强调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说话,学生听”为特点,只有统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只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学生学习注重机械记忆、浅理解和简单应用,这些与研究课程的特点有很大的不同,难以适应开放的研究。


因特网的兴起为我们学习研究课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特网固有的开放性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因特网可以作为学校开展研究课程的切入点。


为此,我们在上海市第六十中学一年级对校园网在研究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


利用因特网的开放特点,我们在校园网络中建立了“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为学校开展研究课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操作平台。“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建立在Windows中 NT server 4.0+IIS 3.0+ASP+在Access数据库的框架上,通过ISDN的两个4B通道与因特网连接,具有维护方便、程序设计简单等特点。它在当前的校园网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满足中学校园网络的信息访问需求。“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由以下十个专栏组成:


“研究方向”:是学校教师提供的课题研究方向;


“课程概述”:是对研究方向的大致介绍;


“学习资源”:是关于这些研究方向的参考书目及相关网站;


“学生研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


“网上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l “课程管理”:学生申报和管理自己的研究课题;


“提交作业”:学生通过网络上交作业,并与其他学生分享成绩;


“成果评价”:师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角;


“网上练习”:学生可以自己测试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线帮助”:引导学生了解研究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


通过这些专栏在“研究课程学习支持网络”中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几个主要阶段(即研究课题的确定阶段、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研究课题的评价阶段等)的学习要求。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