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福利德育实践活动。社会福利活动是一种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携手互助活动、希望项目募捐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这类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就要为社会和国家承担责任,并履行义务。在帮助他人时体验服务的快乐,在奉献中培养无私的精神。学生不仅获得了对生命意义的感知,从周围开始,从小事开始;从我开始,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说、学、做、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对过去说和做两张皮的现象具有特殊的批评和纠正作用。
一个矿区原来的垃圾到处都是污水。当地小学组织师生写调查报告,反映给矿山领导,引起高度重视。不久,该地区第一批垃圾站建成,有效改变了该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北京珠穆朗玛峰灵山脚下的清水镇人民生活得很好。每个家庭都被清理干净,但垃圾和生活垃圾被推到外面的海滩上,沿着马路倒下。随着时间的推移,109国道南侧的垃圾像山一样堆积。随着旅游线路的开通,该地区的环境污染日益恶化。清水镇是北京的西门,也是灵山旅游区、百花山旅游区、龙门涧旅游区的必经之地。肮脏、混乱、恶劣的环境不仅阻碍了观赏,而且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清水中小学生与清水人民共同努力,终于清除了109国道一侧的垃圾山,再现了当地美丽风光的原貌。
学生参加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生年轻,学习知识,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这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向他人宣传环境保护,首先从自己开始,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律和社会责任感。
(2)自立自理的德育实践活动。鉴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自力更生能力差,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艰苦训练,加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教育,如照顾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在学校,包括值班、保持教室、校园清洁、布置教室、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条件、绿化、美化校园等,这种自我服务、自力更生、自理劳动,不仅为自己服务,包括为自己的集体服务、居住社区服务、为国家服务。这种劳动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关心家里的一切,学会做自己的事,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发展、勇于承担重任的优良品德。总之,自立自理的德育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自律、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素质。这也是学生加强品德修养、立志成才的必由之路。
我们走访了北京一个五好文明家庭,这个家庭老少三代五口,82岁的奶奶,一对成人儿女。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非常注重早期教育,要求孩子“做自己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四岁的时候,已经能识1000多字了,五岁半上二年级,1982年“六一”前夕,他们被评为北京“四好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及时提出“每个家庭成员都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现在孩子长大成人学习成功,家庭理解和谐,家庭氛围和谐,逐渐形成家庭氛围,这是珍贵的,卢梭曾经说过:“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密的感情,只要家庭聚会不再让人感到甜蜜,不良道德必然会填补这些空缺。“一旦家庭亲情的长城形成,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幸福,对教育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