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新世纪中小学课程的历史将从学科标准和知识标准开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实现这一历史变革的主要作用是成千上万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因此,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作用必须与新课程一起更新和发展。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随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角色的基本责任和学习方法的改变,教师角色的基本责任也必须与时俱进;并做出简洁全面的基本解读,使数百万中小学教师能够理解和操作,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传统教学角色基本职责的历史演变和历史局限性
几千年来,韩愈《老师说》中的老师。这种解释既有其历史的积极意义,也有其时代的历史局限性。上世纪末,根据第一部填补历史空白的《教师法》,虽然有“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1] 但教师的行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实质性变化。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 ] 教学角色及其职责、行为、作用的建立和实施,空前广泛、空前深入地探讨了教学角色及其职责、行为和作用。人们从国家、学校、组织、管理、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不同角度赋予中小学教师各种责任;从不同的需要,我们期待中小学教师承担各种角色。从传统的春蚕、蜡烛、园丁、梯子、助产士、人类灵魂工程师……到目前的指导、员工、设计师、组织者、教练、经理、参与者、促进者、激励者、对话者、合作者、顾问、催化剂等。这些讨论和解释对充分理解和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综合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角色是社会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这个角色反映了一系列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一致的权利义务和基本责任。从小农经济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教学是“上所施,下所效”(徐慎的《说文解字》);师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师说》)。传统教师扮演先行者、有道者的角色。在欠发达的社会,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有道德的偶像和说教者,是有学问的尊者和活教科书。教师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没有老师的教学,学生就学不到知识。天地君师的威严霸道,传统的学生角色只能是驯服的羔羊。看宋连《送东阳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听;或者遇到它咄咄逼人,颜色越恭敬,礼貌越礼貌,不敢说再见”的描述;阅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店》无聊阅读生活的记忆;查魏巍《我的老师》全文对三位老师的不同介绍;听郁秀《花季雨季》中的“突然袭击”和同学们偷偷叫老师“陈老太”、“古董”叙述;古代现代现代传统教学、师生关系、历史的演变和局限性可以从中看出。这些都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生活的真实。
在当前中小学传统教学中,学习(阅读)或更准确地接受学习(被动阅读)作为传统学生角色的基本责任应该非常明确,甚至是唯一的;相应地,教师角色的基本责任,最传统、最流行的说法是教学生阅读(教科书)。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是统一的内容和标准、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参考、统一的考试和检查。人民教师的一切行动都是听指挥的,没有以前的“课堂主人”那样的风景和自由。无奈的教师只能被动严格地执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计划,忠实地做教师,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考试内容。无助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书本知识和考试内容,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容器和考试机器人。教学双方都无奈地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被动地履行着无奈的职责。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叙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传道授业解惑”和“教书育人”只剩下“传道”和“教书”,教师只能作为书本知识的传授者来支撑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