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智力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创造力等,以思维和创造力为核心。审美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过程。审美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在心理学上,感知被称为感知能力。人类智力的发展与其感觉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抽象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更难进行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正如列宁所说:“没有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任何形式的实物,也不能知道任何形式的运动。”而美育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感知能力,进而扩大和深化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为学生了解客观世界,获得文化知识,不仅要依靠各种理论学科,还要依靠文学艺术。艺术形象积极揭示生活的真实性,总结和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本质。通过艺术理解世界是生动的、具体的、感性的,但也充满了理想和激情,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以愉快的态度,理性的情感获得对历史和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各种理解。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谈到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夏洛特·勃朗蒂女士和余克尔夫人时说:“现代英国优秀的小说家,以他们的理解和感人的描述,揭示了政治和社会的真理,比政治家、政治家和道德家做得更多。”2)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先进形式的感知过程。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感知将自己与外界联系起来,了解客观世界具有个性特征的能力。学生通过良好的观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审美教育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中的艺术和音乐不仅应被视为一种娱乐和娱乐活动,而且应被视为训练视觉和听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课题。例如,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对特定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描述,使学生更全面、准确、快速地了解其状态、结构、色彩特征,掌握其比例、明暗和空间关系,再现、描述事物的深度和各个方面,造成视觉空间三维感和现实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敏感性,培养马克思所说的“感受形式美”。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活动,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观察人、自然和社会生活,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而通过美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本身也促进了学生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通过记忆、保持、再现或再认,在人们心中积累和保存个人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是指在头脑中储存和再现所感知的东西、所思考的问题、所经历的情感或所从事的活动的能力。正是通过记忆,学生才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思维、想象、创造等先进的心理过程。没有记忆,感知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智力也不会发展。记忆可分为语言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学校的智力教育一般注重加强学生对概念、数字、命题和逻辑推理的语言记忆,而美育可以利用其明显的直观性和情感特征,通过艺术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特定事物的形象记忆。例如,通过艺术教学,学生可以回忆或识别他们所看到的物体和他们所听到的旋律,然后描述或唱歌。这样的反复训练可以不断提高他们在图像、颜色、音调、旋律等方面的形象识别和记忆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和深化其他形式的记忆,提高记忆力,增强创造力。此外,这种形象识别和形象记忆能力也是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基本能力。实践证明,美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来促进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