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建议编写和使用高校教材

建议编写和使用高校教材

笔者认为,高校教材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提高高校教材质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也是编写和选择教材的基本依据。如果高校能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就能更好地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

首先,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一般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他们最了解专业和行业的当前需求,甚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毕业生下班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指出教材中的内容与实践脱节、错误。因此,对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一般是最客观、最正确的,甚至比很多专家的研究更有价值。

其次,毕业生往往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大多愿意为母校服务,回访和咨询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了解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也是一种非常经济和有效的方式。

2. 鼓励教师编制教材

与教科书相比,许多学者更热衷于写专注和论文。因为教科书主要是关于专业中相对成熟和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专注和论文主要是关于专业中相对前沿和先进的研究成果,更有利于肯定学者研究的价值。因此,有必要鼓励教师写更多的教科书。

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其实就是鼓励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进教材,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前人的精髓。高校教师一般要承担本专业的科研任务,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尽量减少教学与专业(行业)行业发展的脱节。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也要参考前人的成绩,筛选精华,消除渣滓。而且,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教材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可能会产生更高质量的教材,但另一方面,教材越多,教师的选择越多,学生的参考书越多,教材市场的竞争就越激烈,编写优秀教材的可能性就越大。只要相关部门在选择教材时没有太多的限制,如要求使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最终就可以使用在竞争中获胜的优秀教材。

3. 建立健全教材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教材评价机制的目的是使优秀教材脱颖而出。

现在有很多教材评价,但获奖教材往往充满错误,水平不高,总是让人怀疑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是否客观公平。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教材评价机制。

笔者认为,建立健全教材评价机制需要教育界的大力支持和更多关注。一方面,高校教材涉及的学术领域众多,专业范围广。只有在整个教育界组织权威评价机构,才能使教材评价相对公平客观。另一方面,教材的评价需要整个教育界的共同参与,即教材的评价应综合考虑专家、教师、学生和毕业生的意见。专家和教师可以正确评价教材的学术水平。优秀的教材不仅要正确阐述知识,还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学生可以确定教材的易学性,优秀的教材要通俗易懂,简单易懂,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深奥的知识,便于理解和掌握;毕业生可以确定教材的实用性,优秀的教材要阐述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实践。

高校教材的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一直不太引人注目。从微观上看,它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看,也是反映全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依据,希望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