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是一天的工作,它的创造取决于长期的培养和教育。


1、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总是用满堂灌的方法来教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方法实际上抹去了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学生只是跟风,不能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例如,我们可以用图形、表格、模型和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阅读和写作课上,除了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外,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续写和扩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果遇到居里夫人、林肯、爱因斯坦等著名人物的传记文章,要尽量引导学生了解,总结主人公的个性和成功因素,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与伟人在平凡工作和劳动中善于联想的关系。


2、鼓励联想求异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创新意识。


善于联想求异的人不容易受到传统理论和旧观点的束缚,而是会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提出各种新观点。善于联想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芽新思维。如在学习unit l0 the world around us(新编高一教材)时,让学生讨论当前环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如:what kind of pollution is it now? what are the causes? do you know any of other endangered animals? what can we do to help endangered animals?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当前的生态环境条件,还可以了解如何控制污染,保护人类依赖生存的地球,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活动不断激励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