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草案)》将学习策略纳入英语教学内容标准,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有效学习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3]。高中生的个性、个性、认知风格和学习外语的策略逐渐成熟,学习能力开始逐渐形成,学习策略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调整。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通过经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索发展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为学生独立学习留下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新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形成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新教材中详细列出教学内容和要求,并列出主要语法句型,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提供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例如,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资源,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英语信息,扩大知识范围。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自己的英语学习进展,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学习效果差的原因,随时调整学习计划。教师应经常鼓励和帮助学生,实现教学优势。
2、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应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既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学习,又要注重整体素质的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我们应该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2]。
2、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
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研究工作模式,新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合作、合作研究、共同思考、相互支持、相互学习。避免闭门造车,共同提高专业素质[2]。
3、教师需要新的技能
教师必须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英语课程力求合理利用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音像、广播、电视英语、书刊杂志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渠道,为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条件,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2]。
教师应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结合。
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新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善于调整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