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学科特点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仍主要以学科的形式呈现。可以说,不同的学科有“特效”课程资源来实现其目标。课程资源特征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同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有自己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开发最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与具体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由于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即不同学科可以使用相同的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意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
2 .从教师特点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是其他课程资源的关键。教师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和发展观将影响他们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水平、开发利用方法和开发程度。因此,对于每个教师来说,根据自己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注重学习他人的良好经验,分享他人的创造性成果,互相学习,成为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新教师。
3 .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所有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也要为他们服务。因此,有必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调查分析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现状,其实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课程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考虑这一点,这不仅影响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而且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研究学生的兴趣和他们喜欢的各种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中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最适合他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一切,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选择的课程资源要“儿童化”、“学生化”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能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