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更新内容
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实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正确认识社会和生活,增强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大胆清理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陈腐观念。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拓展和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系统安排、精心组织,建立道德素质、政治观点、人生观、世界观等基本内容,挖掘德育工作的潜在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地开展德育工作。在德育活动中,要纠正德育与教学的关系,使教学与教育齐头并进,克服片面注重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现象;二是突出对德育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理解,学好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辟论述。学习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出市场经济的主战场,特别是结合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科学重视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目前,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培养教育中学生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政治基础。三是选择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在德育工作中,要切人主题,摸清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现实,抓住学生思想的“热点”,培养新一代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公正、诚实、勇敢、文明礼貌、关爱集体、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培养勤奋、勤奋、向上的精神,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背景模式的转变,许多传统的理论、概念和价值标准都受到了挑战。因此,深化学校德育改革,开拓德育新局面,是我们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在两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要突破过去的“管人”、“预防”管理模式转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各种实践能力。学校教育在人类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教育不是万能的,简单的知识教育不能取代德育。过去,由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包容过多,管理过多,多为指令运动。这些缺点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全面发挥,必须克服。要敢于打破不适应新形势的旧观念的束缚,建立正确的导向,形成多层次的追求,遵循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的规律,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构建生动有效的德育体系。二是突破片面追求入学率的办学模式。目前,就学校内部而言,其工作重点是升学率。学生书包沉重,作业负担越来越重,手、智力、身体发展不平衡,严重违反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导致学生重视智力而不是道德。因此,加强德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个与我国未来有关的跨世纪教育项目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
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肩负着教育和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任。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还要注意克服心理形势,摆脱计划经济下的德育模式,不断研究市场经济及其对青少年的全面影响,充分利用形势,创造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德育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