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为什么新课程提倡改变学习方式?

为什么新课程提倡改变学习方式?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以“以学生发展为基础”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化”。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教学改革的重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研究改革教学的方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究改革教学的方式。

(1)学习方法的变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历史的轮子进入了21世纪。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即从简单地关注“教学”到关注“学习”,学习问题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书《教育财富》提出,教育应围绕四项基础学习进行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生活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从而影响自己的环境;学会一起生活,以便与他人一起参加所有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合作;最后,学会生存。”可见,学习将成为实现人们自我的途径,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即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即学会发展)是新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2)学习方法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是什么?

学习最初是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人们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热爱学习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通过学习,了解事物,掌握技能,每个人都可以跨越时空追溯古代,思考未来,从而体验生活的自由境界,这是多么美妙和快乐。

学习实际上是学生的一项创新活动。人类正处于生物发展的最高阶段,90%以上的人类行为是学习的结果。只有继承文明,开拓创新,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阶段。他们的学习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了了解和改变世界。因此,学生的学习也是一项创新活动。

总之,新课程从顺应时代发展、关注人的发展、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不仅是学习手段的改变,更是学习的革命。它是保证学习者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