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途径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途径。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努力增强学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4]作为一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丰富和深化社会责任教育的内涵。


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的强大精神支柱。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就会失去民族的灵魂,失去凝聚力和活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需要共同的理想,为伟大事业的成功提供精神动力。在当前社会生活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更需要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更需要引导和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实现共同理想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石,是中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了中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关联、相互连接,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作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教科书、课堂、大学生思想;二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要作用,提高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唤醒和重塑学生最深层次的精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改变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品味低的现象,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三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思路,提供平台。通过丰富多彩、充满青春气息的活动,让大学生融入集体和社会,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承担振兴中国的伟大责任。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国家体育和政治体育的基本内容、标准和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具有自力更生能力、自信心、参与意识和法律素质的独立公民。


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一是加强主体意识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所有权意识,培养自尊、自我提升的心理意识,克服依赖意识,促进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的建立;二,加强权利义务意识的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树立权利意识,坚决捍卫政策法律尊严,积极维护合法利益和权利,树立强烈的义务意识,明确权利义务的统一,积极履行对他人、社会、国家的义务,加强法治意识教育。通过法治意识教育,大学生可以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自觉学习法律、守法、用法、保护法律,养成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第四,加强国家意识教育。通过国家意识教育,大学生可以记住自己是国家的组成部分,然后自觉维护国家权威、国家利益、国家荣誉、国家安全等。[5]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