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新公共管理下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为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就苏州而言,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成绩显著,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总的来说,职业教育仍然薄弱,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思想观念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不重视、不支持职业教育的现象。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过高,不希望孩子将来从事生产服务一线工作。二是投资问题。投资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2004年6月,苏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2]。但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没有完全兑现,导致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三是学校本身的问题。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运行模式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突出技能培训和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四是学生就业问题。一般来说,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原因如下:①新社会就业岗位不能满足新劳动力的就业需求;②《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未完全建立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制度不完善,技能培训任务不突出,毕业生技能差,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影响整体经济形势的主导事业,是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公益事业。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抓住“进口”和“出口”两个关键,巩固教育教学管理基础,面向市场,实现从学术教育到终身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当地经济发展培训人才到城镇,培养大量优质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