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1、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有效组织教学的能力。它包括语言组织能力、对话能力、学习指导能力、课堂协调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和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其中,语言表达和多媒体操作是传统和现代组织教学的两个重要渠道。此外,由于大学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有一定的科研任务,最新的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组织大学教学的特点。


二、提高教学评价能力。


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评价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和自我教学评价能力。学生的学习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发展做出合理、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课程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在调查和描述的基础上,判断学校课程满足社会和个人(主要是指学生)需求的程度,判断学校课程的现实或潜在价值,以不断提高课程,实现教育价值增值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主要包括教学选择、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回顾和反思,利用教学评价结果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


三、提高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能力。


教师应依靠教学资源建设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水平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学资源包括专业建设资源、课程建设资源和培训环境资源。高职教师需要根据工作过程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专业岗位(组)要求,参照相关专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积极开展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积极开展教学条件建设,特别是培训实习条件,注重传统教学仪器设备的改造和二次开发。


四、提高面向社会的能力。


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岗位实习等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市场和企业。因此,高职教师不仅要在校园内进行沟通协调,还要主动走向社会,与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沟通,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起源,服务教学和科研。


5、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从教学准备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评价的适应性和研究能力,以及最终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改变学习方法、机智幽默的教学适应性、教学研究能力等。事实上,教学创新能力已经渗透到前四种能力中,但前四种能力并不能完全包含教学创新能力。如果教师缺乏教学创新能力,就不能成为与时俱进的个性化、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因此,学者罗树华教授认为,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上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否则以能力为基础的培养目标只能是一句口号,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无源之水。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