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高校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高校师资培训


教师的实力是培养人才素质的关键。俗话说,“一个士兵,一个窝”,充分说明教师水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高校可以引进高素质、创新潜力的教师,丰富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教师培训投入,提高现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


此外,高校还应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合理确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要鼓励教师创新,对在教学领域创新、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教师创新的积极性。


2.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大学生的创新是基于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广泛的其他知识,离开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广泛的其他知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无源的水和无根的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做好理论知识教学的前提下,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有效途径是实践教学。因此,高校应科学设置课程,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


避免因理论教学时间过多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倾向,也不能因实践教学时间过多而忽视理论知识教学。我们应该有机地统一两者。理论教学已成为大学生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教学已成为大学生创新的平台和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只有教学内容和目标远远不够,还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掌握大量的知识。因此,教师应科学地运用这种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使用不当,出现了“填鸭式”、长期以来,人们开始误解教学方法的真正含义,导致人们一提到教学就“填鸭式”、“满堂灌”的代名词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应科学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除了教学方法,还有谈话、讨论、练习等教学方法供教师选择和应用。教师也可以发明和创造自己的教学方法。只要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教学方法,就可以尝试一下,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总之,培养大学生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不能千篇一律。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