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对策

在生源减少的背景下,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对策


1.调整教育经费投入。除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外,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经费还占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赠和集资经费、学费和杂费、职业收入等教育经费总投资的一半。在江苏省,我们仍然非常重视教育,投入了更多的资金。特别是2005年以后,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投资呈缓慢上升趋势,分别占经费总投资的60%和50%以上。近两年来,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等教育经费迅速下降,三者之和均未达到总投资的10%.自2005年以来,学校收入增加了职业收入,比例远远超过了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社会捐赠和集资、学费和杂项费用以及其他教育经费。目前,除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外,学费、杂费、事业收入也成为高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从这10年的教育经费来看,学费和杂费的比例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大部分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7%,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占20%以上。江苏省财政教育经费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大多投入本科院校教育,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比例相对较小。如果学生数量减少,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资金来源,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将成为一个大问题。因此,国家政府应重点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公平对待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从上到下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使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2.扩大招生范围。从我省高职院校招生范围来看,仍存在空间限制。对于我省的招生工作,要突破国家和省份的地域限制,到高考人数较多的省份和贫困省份招生。我省高职院校要扩大招生范围,做好全国宣传工作,使学生对许多地方高职院校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吸引他们报考这类院校。扬州职业大学是一所地方高职院校。自2004年在安徽、山东招生以来,2011年在全国14个省(加上江苏省,共15个省)招生。即使在学生减少和注册政策下,招生情况也很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苏北地区高职院校较多,全省民办高职院校招生情况较差。2012年,我国高考人数仅915万,呈下降趋势。现在各省都非常重视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问题。有的省份取消三本书,有的省份禁止学生报考其他省份的高职院校。对我省来说,吸引省外学生报考省内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范围,是解决生源问题的重中之重。


3.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经济越发达,就越能吸引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只能吸引更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因此,苏中地区80%以上的高职院校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苏北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该地区的学生。在学生减少的背景下,我省苏北高职院校受到的影响最大,其考生大多流向苏南和苏中。苏北地区的生源缺口只能通过两种方式来弥补:一是扩大招生范围,到省外招生。二是省内自身协调,三大区域高职教育共同发展。第二种方法更容易控制。我省有关政府部门要对全省高职院校教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省级和地方高职院校都要统筹规划,不能各自寻求发展,更不能只关注省级高职院校,而忽视地方高职院校。特别是在苏南学生充足的情况下,考虑到苏中、苏北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双方可以在招生和学生就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苏北部分高职院校可作为苏南部高职院校的分校,培养专业人才。省内高职院校之间的协调,将有利于我省高职教育的和谐、均衡、可持续发展。


4.降低学生学费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贫困线以下人口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每年高学费从5000元到7000元不等,这让一些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别无选择,只能放弃学习去工作。如果政府整体增加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对高职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收入就不会是学杂费等职业收入,学生的学费就可以适当降低。从目前九年义务教育书籍和学费可以免除的情况来看,我国完全有能力解决增加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降低学生学费的标准取决于学生来自的省份是否贫困。降低学生学费标准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会减少,而是必须在国家增加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进行。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