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1.我国动画教育缺乏高水平的教师,与动画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师往往是行业精英。
动画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部分高校培养或从其他类似专业部门转学的教师;二是在动画企业中具有一定资质的高薪外聘行业精英。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有自己的长度,从相关专业转学的动画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技巧,特别擅长“生产线”入门级教学,但对于深层次的动画制作技术往往不是很好,实际操作能力略显劣势;另一部分动画企业聘请的业务骨干有最新的实践操作技术,但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缺乏技术水平和优秀的知识水平,难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一名优秀的动画教师,从培训到成熟都有固定的生产周期和规律。除了先天的专业禀赋外,还必须积累一定的动画制作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才能有效地将制作技能转化为教学技能。[5]
2.教学条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动画艺术是一种集艺术和技术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很多动画动作无法准确完成,无法在教学中展示和实践,无法培养出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动画专业的相关设备和软件比较贵,容易升级淘汰。因此,数百万、数千万的设备投资往往使动画专业的建设遇到财务困难。
3.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适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与发达的动画教育国家相比,中国的动画教育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相同的问题。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不高,资金和人员对专业人才培训的支持不够,这与中国长期以来对产业和教育联系的政策没有直接关系。企业不能从支持教育中受益,也不能在短期内得到预期的好处。由于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动画专业也采用了传统的工程或艺术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完整、标准化、有效的动画教育模式,导致大多数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专业技术能力相对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