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经验分析
(1)志愿服务参与全民化。
美国志愿服务的普及非常受欢迎。根据相关调查,美国的志愿者组织超过了美国的志愿者组织。 100 美国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组织,新生经常选择几个符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志愿服务社区。预约 1P4 美国人当过志愿者,平均每周当志愿者的时间是 315 小时,从 1992 年年开始,年年开始 10 这个月的第四个星期天是美国志愿者活动日。1997年参加这个节日的大学生到达了这个节日。 130 万, 1999 年则超过了200 万,这反映了在美国做志愿者的普遍意愿。[ 2] ( P101)在美国大学生看来,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是为了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扩大社会交往,甚至积累工作经验,实现理想和抱负,赢得社会尊重。
(2)系统化志愿服务管理。
美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例如,对于培训要求,志愿者接受必要的培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志愿者不能利用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谋取个人利益;志愿者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提供服务。志愿者组织将根据工作任务的难度匹配志愿者的能力水平,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确保志愿者服务的质量。
在韩国,教育部专门设立了学生服务活动信息指导中心,负责促进和规范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韩国政府规定,大学生应以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教育课题。韩国正在 1972 韩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委员会成立于今年(KUCSS) , 目前有 201所大学成为会员。KUCSS 目标是为促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志愿精神。
(3)志愿服务运营市场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英国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据统计, 2003 年,有 27% 通过参加俱乐部、协会或其他组织活动,公民会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工作;39% 公民们说,他们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志愿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 3]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市场化和公司化运作。在英国,基本上每个志愿者组织都是独立的法人组织,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大学生通过加入这些组织来实现志愿者服务的市场化运作。由于资源(志愿者、社会捐赠资金、政府拨款)有限,不同志愿者组织之间竞争激烈。因此,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往往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他们会精心设计活动。志愿者组织正在探索业务,寻求利润,支持志愿者服务的发展。
(4)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化。
有数据显示, 2003 年日本有 716% 大学引进志愿服务课程,包括志愿服务课程 26% 属于必修课, 74% 属于选修课,学分从 1 个到 4个不等。学校要求参加课程的学生在社区、医院或其他机构提供志愿服务,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完成课程。通常,志愿者服务项目由学生自己设计,由导师完善,学校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推动实施。完成志愿服务规定小时后,学生将向课程老师提交评估报告,这将成为学生简历的一部分。在 1995 在年大地震中, 135 万志愿者参加了紧急援助活动,其中主要志愿者是学生,比例高达75% , 青年学生志愿者的崛起日益成为抗震救灾的生力军,使日本社会和政府调整了志愿服务政策。此后,日本政府积极支持非营利部门和志愿服务, 50% 大学借此机会建立志愿者服务中心,大力推进大学志愿者精神,提高教育机构的声誉。志愿精神教育已成为日本教育成功的体现。[ 1] ( P271)
(5)志愿服务研究阵地化。
目前,韩国有 12 一所大学成立了志愿者服务研究中心,研究和探索志愿者服务的相关问题,并在南汉城大学设立了志愿者服务系。课程包括志愿者服务计量、志愿者管理、志愿者组织管理、志愿者服务经济学等。志愿者服务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也非常活跃,并有一些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