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理念下学前教育五年制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重构
日本现代著名教育家小元国芳说:“无论是系统、理想、课程、教科书、设备还是方法,一切都归因于‘人’――教师。因此,为了培养符合幼儿园需要的合格幼儿教师,幼儿师范院校必须在全民教育理念下重构五年制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它批评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教学和技能习得的培养目标,倡导教育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员工,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一个政治或经济工具。全人教育不是要放弃儿童师范院校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特殊类别的固有特征,而是要在“注重技能、注重实践”的基础上,注重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塑造、身心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即引进和渗透儿童师范院校教育中的“全人”教育思想,构建“全人”教育模式[3]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专业能力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理解。我们认为,在全民教育理念下,学前教育五年制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四个维度:基本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1)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是指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是每个学生通过幼儿园师范大学教育应达到的基本能力。它是学前教育五年制学生就业后能否快速成长的根本。包括:良好的思想素质,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具有基本的知识素养和道德修养;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权利,容忍和尊重孩子的差异,尊重和促进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支持孩子的学习,促进孩子的认知和智力发展,促进孩子的社会积极性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负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正确认识儿童和儿童的发展,关爱儿童,统一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未来职业;具有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有效地与人沟通,能清晰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更规范地写出各种应用风格;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符合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设施的能力,能够用多媒体获取信息;具有基本的判断和推理能力;[4]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学前教育五年制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领域相关业务问题的能力。它是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实现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5]掌握最新的知识理论动态;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及相关知识。掌握幼儿教育活动所需的体育艺术知识;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知识;掌握组织幼儿活动所需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保健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幼儿园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知识;掌握幼儿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掌握适当的护理方法,掌握幼儿园管理方法和技能,有能力从事幼儿园教育管理;良好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和设计技能;良好的儿童游戏指导和设计技能;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更好地设计儿童教学活动,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随时创造和布局幼儿园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观察、理解、记录儿童心理发展,观察、记录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儿童行为活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进儿童自信和独立性的发展,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它将促进儿童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儿童,设计探索性的游戏活动,使用各种方法有效地引入活动,使用开放的问题组织指导活动,结束活动和迁移活动;与儿童进行灵活有效的沟通,包括非言语沟通方式的表达动作或姿势(如微笑、点头、及时触摸、拥抱儿童等)。;了解营养和常见病、传染病和创伤的简单处理,保持健康、健康、安全的教室环境和幼儿园环境;利用家长和社区等有效的教育资源,完成幼儿园教学任务;能及时抓住机会随机处理意外事件;制定教学计划,开展主题班会;良好的与家长沟通协调能力,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辅导理念,正确认识家长的作用,尊重、理解、平等对待家长,为家长服务良好;会唱歌、即兴伴奏、儿童舞蹈表演和安排;掌握良好的绘画和手工艺能力;能够设计和指导“六一”、“十一”、“新年”等重要节日的表演;设计教具和玩具、绘画、剪纸、折纸、泥塑等技能和技能;[6]根据季节变化和教学要求,创造和安排幼儿园环境,制作幼儿园教具;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活动和行为,学会形成和完善研究问题,掌握正确的收集方法和方法,能够更标准化地写文献综述;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达到国家普通话考试甲级以上水平;能利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发展儿童智力,制作幼儿园教学课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在线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能力听和评价课程。
(3)适应性
适应能力是指学前教育五年制学生善于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及时反馈,随机适应,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能力。适应能力是学前教育五年制学生保持相对稳定就业的智能条件。它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即积极、积极、自信、灵活、宽容,能够面对竞争压力和工作挫折,善于解决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努力改善日常生活氛围,调整紧张和抑郁情绪;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处事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效率、礼仪、沟通技巧和理解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认知和判断能力,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能力;具有抗挫折能力,顽强毅力,能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知难而进;有合作意识,积极与同事沟通,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和智慧。
(4)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关系到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未来和发展空间。它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持续的后劲。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预见能力。学习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能力是个人发展能力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形成终身学习习惯,才能适应新时期学前教育的需要。[7]创新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教材开发能力、教学方法变化能力、创造最佳教学情境能力、探索新思想教育形式能力的综合[8]。同时,要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使自己成为未来创造性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责任,是个人迎接新世纪、新挑战和职业生涯的基本能力。要创造未来,首先要能够面对未来,预测未来,构思未来。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现在预测未来,形成预测能力,这是社会对教育和幼儿园教师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