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公民教育实践体系
1.班级管理中的公民教育
著名班主任专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好好照顾一个班级,就是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事情要做。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要学会承担相应的义务,享有相应的权利。”他的班级理念体现了公民教育的理念,值得班主任学习。
在职业学校,如果一个班级实行班主任的权威管理,这样的班级就缺乏公共生活领域,没有培养公民素质的环境。如果班主任能够自觉肩负起公民教育的使命,将公民教育的理念纳入班级管理的视门,为学生参与班级公共事务创造条件,公民教育就能顺利实施。可喜的是,我校部分班级已经开始班级“社会化”管理,班级设立了“立法”、“纪检”、“金融”、“信访”、“审判”、“公关组织”、“宣传”等机构。这些机构负责班级管理,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班级宣传、人事任免、选举罢免等问题。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模拟社会,让学生增强体验“实战”的乐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这是公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虽然不同学科的公民教育内容不同,但不同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应树立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甚至听到学生的反对和批评,作为一名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倾听,与学生平等沟通,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反映公民教育理念课堂活动将影响和改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对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产生重要影响。
3.校园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教育
职业学校的校园公共生活应当创造一个具有公民社会特色的校园环境,以适应公民教育。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中的每一个群体都应该作为公民存在,包括:领导、教师、学生。他们在校园生活中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遵守规章制度,注重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公共生活。在校内外生活中相互包容,形成公平、自由、自主、开放的公民教育氛围。学校公共生活公民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校涉及学生权益公共管理事务,学生应充分发表意见,集体协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民主公民素质,更快地发展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参与能力,让学生发展负责任的公民素质。第二,学校应鼓励学生社区的建立,提高学生在社区建立和运作过程中的自治能力、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校园社区是学生根据共同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按照社区章程独立开展活动。公共组织的特点是:民主决策、共同管理。学校鼓励学生建立和经营各类学生社区,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我校开展的“一加爱心志愿者俱乐部”、“管理人才俱乐部”等,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社区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教育
社区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也影响着学生。通常,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和社区服务。社区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教育可以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对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和行动能力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这种民主实践中,学生可以获得很多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活动。例如,通过调查或手机相关信息,学生可以确定交通、文化设施、环境治理等共同主题,共同形成改善区域管理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地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在遇到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身份。
5.公民教育在更广阔的社会公共生活中
学生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意味着他们不仅是学校和社区的成员,也是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成员。作为公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社区更广泛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通过参与了解这些社会公共生活,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公民的素质,培养公民的精神,使他们成为合格和负责任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