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很重要。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本科毕业生)从毕业到独立承担设计项目,需要一个不断提高设计能力的过渡期。由于设计专业和个人情况不同,过渡期从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也就是说,目前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应届毕业生没有市场所需的设计师能力,艺术设计教育滞后。
CDIO教学模式来自工程教育领域,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和能力培训的特点与艺术设计的培训要求和培训目标相一致,即培养具有较强执行力的设计师(工程师)。CDIO模式对艺术设计教育和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了尽快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师,CDIO概念在21世纪初引入中国,并在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汕头大学等相关机构的推广和实施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CDIO模式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解决问题的环境,将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的实际操作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实施环境中,让学生熟悉项目的流程,以积极、实践、合作的方式学习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CDIO培训大纲将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四个层次: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大纲要求学生在这四个层面实现预定的目标[1],通过综合培训。这种模式不仅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方案,还创造了实施过程和结果评价的12个层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目前,中国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每年招生数十万人,数千所高校设立了艺术设计教育专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设计专业已成为中国高校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在设计人才需求就业市场的推动下,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迅速扩张,中学“考试教育”学生输送机制不合理,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机制与工作需求不衔接,使中国艺术设计系成为“半成品设计师”盈利企业,存在诸多问题。
1 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学思维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思维 CDIO模式的教学探索
高校作为国家重要的学术研究单位,科研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同时,科研项目背后的经济效益远高于教学效益。因此,高校教师普遍强调学术而不是教学,这使得大量教学力量缺乏对CDIO教学模式改革的有力支持,使改革进展缓慢[2]。
2 实践环节教学与市场衔接薄弱
目前,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是学生自制或教师指定的主题。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虚拟实践,与市场的联系较少。因此,设计作品往往更注重对审美形式的探索,缺乏对实际功能的探索。
市场是检验设计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与企业的结合至关重要。但目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商业运作模式尚未长期稳定建立,校外培训基地非常缺乏,少数企业仅作为参观,不能长期深入学习,了解设计公司的情况是可以的,但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学生所在地区设计公司较少,不方便经常进入设计前沿机构学习,如何解决校外培训和实习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
3 团队合作训练不足
艺术设计是一门快速发展的边缘学科,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因此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对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目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主要是学生自己制定主题,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如果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他们会私下找朋友解决技术问题,效果潦草,不能有效培养团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不到位
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评价只关注设计作品的最终结果,不评价实践过程,有些学科和专业不评价学习过程,不能真正调查学生的设计创意和实现过程,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分阶段知识掌握。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关注不够,不能及时有效地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过于关注学生的最终设计表现效果,会误导学生过度模仿甚至抄袭设计作品,忽视设计培训的思维启发过程。此外,对专业素质缺乏评价,现在企业就业以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团队组织能力为重要就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