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
教育管理活动是教育人学的基本要求。参与式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是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民主、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大力提高师生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参与度,切实构建参与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教育是教育管理的起点和目的地。参与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需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管理参与氛围,这也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是指教育部门和有关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以人为本,在实践活动中尊重和依赖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层次人才。虽然高等教育管理过程涉及财务、物质等非人因素,但管理活动和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应在人身上实施。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实现个人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是高校科学管理的立足点和立足点。
2.建立以师生为导向的高校教学管理规划。教学管理规划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教学管理规划的作用是确保教学管理的过程和效果与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各级目标和任务的协调统一。科学的教学管理规划是稳定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学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过程、相应学制的教学时间安排和学分分配。教学管理规划的科学设计和教育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是优化人才培养、建立以人为本管理机制的基础。
3.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高等教育以师生为导向的人性化管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对管理者的激励。然而,高等教育管理的普遍现象是强调对数量的评价,而忽视对质量的评价。管理者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开展工作,往往注重稳定教学秩序,忽视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为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参与教育管理活动的积极性,政府和高等教育管理相关主体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对教育管理参与过程的监督和激励,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要地位。